刘禅心中微微一惊,这是要准备托孤的节奏啊!
难道历史上的白帝城托孤会再度上演?
“孔明先生…”刘备虚弱的呼唤道。
诸葛亮泪如雨下,手持羽扇伏倒在地:“臣在。”
刘备艰难地扭过头,半睁着双眼轻声道:“请丞相…坐于床榻一侧,朕…要单独与你说话。”
诸葛亮颤颤巍巍的起身,伸出双手握住刘备那双干枯的手掌,随即坐在床榻旁。
“陛下,臣从成都带了太医令前来,就在殿外等待…”
刘备摇摇头,缓缓道:“朕的身体,朕知道,有些话再不说,恐怕就来不及了…”
“朕得丞相,而立帝业,只因朕执拗急进,不听丞相劝慰,而遭此大难。如今朕大限已至,唯有太子放心不下…”
“公嗣年少成名,才慧智绝,大有明君之相,但他年少轻狂,喜欢冒险,时常还耍些…小聪明,心性不稳,朕…朕怕他以后做事一意孤行,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懂自保之道…”
“丞相智绝天下,胜吾十倍,公嗣继承大统后,还望丞相从旁辅佐,凡事加以教导,讨贼伐魏,兴复汉室…”
“备今日以大事相托,大汉的荣光兴衰全仰仗丞相了,大汉兴,则天下兴,天下兴,则百姓兴。”
诸葛亮饱含热泪,轻言道:“望陛下保重龙体,以复天下之望。”
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两人就这么静静对视着,不觉间已泪流满面。
“朕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刻有两个,一是桃园三结义,二是于隆中三顾茅庐”
“孔明啊,你是朕的军师,更是朕的知己,太子和江山就托付于你了。”
诸葛亮再次伏地,泣声道:“陛下!”
刘备猛地咳嗽了几声,旋即轻声道:“朕本想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中道而别,乃朕此生最大之遗憾”
诸葛亮悲痛万分:“愿陛下保重龙体,昔日三顾草庐之恩,臣无以为报,臣定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这一次,没有“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也没有“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主”。
只有君臣间的惺惺相惜,临终嘱托。
半晌后,刘备的呼吸变得更加紊乱,喘气声愈发艰难。
刘备看向跪地痛哭的刘禅,一字一顿道:“朕朕之遗诏,朕崩逝后,由太子刘禅继承大统,即刻继位为蜀汉皇帝,续承汉之遗风”
“父皇!”
此时此刻,刘禅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彻心扉,那是钻心般的痛楚。
刘禅以前觉得皇帝是天下共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坐在这个位置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不潇洒自在!
然而,刘备把江山拱手赠给他的时候,他却不想要了。
这个皇位看似尊崇,实则充满了孤寂落寞,坐在这个位置上,没有任何亲情可言。
“父皇,阿斗不要当什么狗屁皇帝,孩儿只要你好好活着。”刘禅的声音颤抖着,似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嘶吼。
“傻孩子这世上哪有不想当皇帝的人。”刘备眼中的泪花凝聚着,不觉间已从眼角滚落。
“不!我不想!我只想让父皇好好陪着我,陪我长大好不好。”刘禅心中悲痛,声音被噎住,泣不成声。
“父王陪不了你了,你也已经长大”刘备欣慰的看着他。
“父皇!”
“蜀汉就交给你了啊,大汉江山给朕扛起了,别让我失望!”
刘禅已是满脸泪花,伏地拜道:“儿臣领旨。”
“好”
刘备看向关羽和张飞,伸手握住两人的手。
“大哥”两人同声喊道。
“云长啊,为兄曾多次提醒过你,为将者不可孤傲,不可轻慢他人,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对权贵士大夫过于傲慢,这是你的缺陷,你可知否?”刘备深深地看着他说道。
“知道,云长知道”关羽垂头啜泣道。
“知道便好士兵也好,士大夫也罢为将者不可分高低贵贱,当一视同仁,否则必取其祸…”
“云长谨记!”
刘备又看向张飞,好言劝道:“三弟啊,为兄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如今的你,已不是当年在徐州醉酒误事的汉子,你已成长为当世之名将”
“你的缺陷不用为兄再多说了吧?”
张飞一个劲摇头,此时的他哭得已成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