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组织工匠进行试验,尝试将这种纤维运用到生产中。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进,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纺织品,其品质和手感丝毫不逊色于之前的产品。
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这种新型纺织品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工匠们掌握新的技巧,而现有的工匠们大多习惯了传统的方法,一时难以适应。
“这新的手艺太难学了,我们怕是做不来啊。”工匠们纷纷抱怨。
林羽明白,要想推广新产品,必须先解决工匠的技能问题。他高薪聘请了几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专门负责培训工匠,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制度,鼓励工匠们积极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匠们逐渐掌握了新的工艺,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就在林羽以为危机已经解除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假冒伪劣的纺织品,打着林羽产业的旗号在售卖。这些劣质产品不仅损害了林羽的声誉,还影响了销售。
“老爷,这些假货充斥市场,我们的生意大受影响啊。”手下们忧心忡忡。
林羽决定亲自出马,调查假货的来源。经过一番追查,发现原来是竞争对手为了打压他,故意制造并散布假货。
,!
林羽没有选择以恶报恶,而是决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来区别于假货。他向消费者承诺,凡是购买到正品的客户,都可以享受终身免费维修和保养服务。
这一举措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假货的影响逐渐减小。
但此时,林羽的产业又遭遇了资金周转的困难。由于前期在研发和采购上投入过大,账面上的资金所剩无几,而新的订单又需要大量资金来采购原材料。
“老爷,资金如此紧张,我们恐怕难以支撑。”管账先生面露难色。
林羽决定与当地的富商们合作,引入外部资金。但在合作的过程中,一些富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和控制权。
林羽坚决不让步,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终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富商达成了合作协议,解决了资金问题。
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林羽发现自己的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规模的扩张。他决定借鉴朝廷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但这一改革触动了一些老管事的利益,他们暗中勾结,试图破坏改革。
“林羽这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赶走,另立门户。”
林羽察觉到了他们的小动作,果断采取措施,将带头闹事的管事开除,以儆效尤。
改革得以顺利推进,产业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就在这时,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了当地,对林羽的纺织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此精美的织物,若能引入我国,定然大受欢迎。”使节说道。
林羽看到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但要与外国进行贸易,需要面对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和贸易规则等诸多难题。
他招募了精通外语和外国文化的人才,组建了专门的外贸团队。
在与外国使节的谈判中,林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诚意和产品的优势,成功签订了贸易协议。
但在运输过程中,遭遇了风暴,货物受损严重。
“这可怎么办?这批货物要是交不了,我们可要赔偿巨额的违约金。”负责运输的管事吓得脸色苍白。
林羽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人手对受损货物进行修复和重新生产,加班加点,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了货物。
随着海外贸易的开展,林羽的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引来了其他国家商人的嫉妒和打压。
他们联合起来,在价格和市场份额上对林羽进行挤压。
“林羽,你休想在我们的地盘上立足。”
林羽决定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产品。
经过努力,他成功地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然而,随着产业的壮大,林羽开始担心技术的泄露。他加强了对工厂的保卫工作,同时对核心技术工匠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但还是有工匠被竞争对手收买,偷偷将技术带了出去。
林羽发现后,立刻改进技术,推出更先进的产品,让竞争对手的模仿失去意义。
此时,朝廷的税收政策发生了变化,对纺织业征收重税。
“这税收如此之重,我们的利润大幅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