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那个被射爆脑袋的人俑,从天灵盖上还流出不少水银。
仔细看去,脑袋里还有不少小而精致的齿轮机关,一点锈蚀的迹象都没有。
随着咔咔咔的机关声停止,我不由笑出了声。
由于时间太长,身上的衣服早都糟了,随着他们弯曲腰肢,外袍和裤子都裂成一片一片的。
这些小太监们现在的姿势和外面的壁画一样,十六个银白金属色大屁股对着我,屁股还撅的老高。
太特么辣眼睛了。
我没敢站起来,赶紧转移到他们中间的地方,还是趴在地缓缓往莲花台爬去。
莲花台直径约一米,整个用汉白玉雕成,上面花纹繁复,每一瓣莲花上都刻着坐佛,这些佛陀庄严宝象,每一幅都有不同的神态和姿势。
如此雕工,真不知道古代石匠是废了多少功夫才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东西。
我跪在地上慢慢直起身来,眼前就是那个黑色盒子。
盒子不大,长宽不过十公分,一手就拿的住。
可我一只手竟然没拎起来。
我不信邪,还以为是盒子下面连着什么机关呢。
等了好一会,发现没什么异常,这才两手端了起来。
只觉得入手十分沉重,手感冰冷,甚至以为这盒子是用实心铁铸成。
定睛一看,盒子表面上还刷着漆,漆上的画在头灯下还反射着绚彩斑斓的光。
这东西我以前在平遥见过差不多的,但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准确的说它是‘描金银丝螺钿漆器首饰盒’。
盒子上的图画由螺钿拼成美女,五官和身体都用金漆描绘。
美女手木盒,木盒里宝珠荧光闪闪。她跪在佛前,做西施捧心状,表情庄严惟妙惟肖,整体画面极为传神。
这些图案与漆面的边界线都嵌着银丝,看起来贵重华丽。
描金银丝好理解,无非是贵金属罢了。
螺钿是什么可能大家不太清楚。
螺就是海螺、海贝。还有一种叫夜光蝾螺的,这种螺的内膜特别漂亮。
漂亮到什么程度呢,这么形容吧。现在有些搞设计的甲方,不是要求五颜六色的黑么,这种夜光螺就是五颜六色的白。
钿指的是镶嵌装饰的一种工艺。
螺钿就是把贝壳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我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欣赏螺钿漆器,还是一千多年前的漆器。原谅我词汇匮乏,当时就觉得,太特么漂亮了。
从唐初至今,一千多年了,这漆器盒子新的就跟刚刚做出来的一样,上面光洁的可怕,一丁点的灰尘都没有。
光这盒子,就比佛像外面供桌上那一桌子唐三彩加起来都贵上十倍都不止!
而这漆器盒与墙壁上第十一幅壁画中长胡子的太监手上捧着的一模一样!难道这里面装的是那个会发光的宝珠?
我不敢打开,生怕盒子里面有跟小太监嘴里那种能射出箭的机关,转头向铁筷子看去。
还没说话,就见铁筷子匆忙从矮胖子的尸体上越下扔,顺手在他衣服上把手上血擦干净,直接向我奔来,抄起盒子一脚把我踹到一边。
此时他心里哪还有刚死了兄弟的悲伤,目光炯炯盯着盒子,眼神中只剩贪婪!
“找到了,找到了!避尘珠!老子要发了!”
铁筷子激动不已,手臂颤抖的托着盒子就要打开。
我听了这盒子里装的是避尘珠也不由一惊。
古代历来有三大神珠的称呼。
雮尘珠、避尘珠、赤丹神珠。
其中雮尘珠最早出现于晚商时期。
据传商代第二十二代君主武丁,在一座崩塌的山峰中找到一只染满黄金浸的玉石巨眼和一件赤袍,武丁认为这只古玉眼是黄帝仙化之后留下的,无比珍贵,将其命名为“雮尘珠”,并命人铸鼎纪念,乃是世间第一奇珍。
后陪葬于西汉武帝刘彻之茂陵,后来赤眉军大肆发掘,陪葬于茂陵中的雮尘珠就此散落于民间,不知所踪。
更有传言此乃地母所化的凤凰之胆,珠中有火炎精华,乃是天地间一等一的极阳之物,服之能飞升天外、得道成仙。
赤丹神珠,最早能追溯到周灵王之子姬晋身上。
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将毁,周灵王想要壅塞谷水,使谷水向北泄出。姬晋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