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盆,又叫吉祥盆、阴阳盆。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陶质,上刷黑釉。跟花盆、土缸类似。
在各地习俗中很是常见,譬如新媳妇进门要跨火盆,意味日子以后过的红红火火,出狱后跨火盆,意味祛除晦气等等等等。
在北方出殡前,炉中香不能断,盆中钱不能停。一则稳住尸身魂魄,二则多烧点钱给死人带着,行到阴司黄泉路上也能塞些钱财贿赂鬼差,免受皮鞭熬打之苦。
等起灵送殡前,由死者同辈,或长辈高喊一声:“起灵。”
于是死者后人拿了火盆,照一块品相完好的砖头,使劲摔去。摔者谓之孝子贤孙,古时是嫡子或嫡孙,现在是长子长孙,或侄子侄孙,都没有的也可女婿孙婿。总之按旧例,亲戚之间谁摔盆,谁就可以承继死者的大部份家产。
要是谁骂人,说你以后连个摔盆的都没有,那就是九族皆死,可比断子绝孙狠毒了。
其形,摔得越碎越好,声音是越响越好。寓意惊醒死人魂魄,别在留恋人间,快快转世投胎去吧。生人往后无病无灾,岁岁平安。其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也有真摔花盆的,摔砂锅的,摔瓦片的。
摔盆时用的这块砖头也有说法,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
把砖垫在水仙花盆底下,谓之“仙福永享”,家宅当获福、禄、寿三星的庇护。
也有说,拾此砖放于门前为“吉星高照”,还说可以避邪镇宅。埋在影壁前,任何邪魔歪祟都不敢侵入。还有说,用这块砖给小男孩压书,孩子将来一定是“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女孩压布垫脚,做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定会心灵手巧。
此类传说不一而足,都是些对生人美好的期许。
如果火盆儿没摔碎,切忌再摔第二次。说明死者心中不平,得让喊“起灵”的同辈老者,燃香问明,若问准了,香头火旺冉冉直升,没几下就烧完了。然后安排许愿怎么怎么办好,你放心去,有我们照顾呢,再把火盆踩碎。若问不准,香着一半就熄灭,强行点燃也烧不了多久就会折断。
我心说这老太太先假死后被闷死,又看见家门不幸,孝子贤孙摔个火盆还是踩樊老汉的脑袋踩碎的。现在也没个同辈燃香问事,怨气肯定凝结不散,能抬得动棺材就有鬼了。不由揉着脸上僵直的肌肉,我草,刚才棺材盖上坐着的,难不成真是樊老太的鬼魂?
樊卫伟盯着棺材突然高声大笑,指着它笑的都快岔气了,吹着棺材盖笑了好一阵子,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
我看着樊卫伟神经质的笑容,脑子里不知怎么就想到维维豆奶的广告,有一个男人拿着维维豆奶对着我微笑,还说着【维维豆奶,欢乐开怀!】
樊卫伟兀的收起笑容,点燃一根烟,手中不停按着打火机,从怀中掏出照片,离打火机越来越近。冷声冲棺材说:“让你将就将就,你还不乐意,难道我妈就乐意,嗯?别给脸不要脸!”
说罢冲换了人的八大金刚一挥手呵道:“起灵!”
有道是人怕鬼,鬼怕恶人,恶人怕亡命徒。随着一声起灵,薄皮柏木棺材轻飘飘的就被八大金刚抬了起来。
唢呐一响,众山民和考察队扛着锄头铁锹,拿着元宝蜡烛经幡白布等物,扮做孝子贤孙被黑衣小弟们拿枪逼着,跟在棺材后面朝后山走去。
他娘的。我真是太饿了,上了20块钱礼,吃席都没吃上又得走山路。
迎着山风行至山梁,没走通往前方小悬空寺的栈道,而是顺着山梁往上跨过,向西北折返,再盘山小道一路往下,又走了约莫一个钟头。
就看远处河对面背阴崖壁间,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洞窟,洞窟有深有浅,浅的只有数米,深的好似古井。洞窟外布满藤蔓,崖壁也被水流常年侵蚀的不堪入目。形状之怪,神似赖蛤蟆的一张背脊老皮,直刷刷贴在悬崖上,怎么看怎么渗人。
洞内,有轻缓水流汇成小溪从中溢出,散碎的水珠打在石壁上,叮叮当当之声络绎不绝。
谷中河道两侧,具是粗不知几许,高不知几丈的参天老树。无数小溪自山间起伏,又聚在谷下形成大瀑,顺着刀削般的崖壁奔流而下。
心道那里应该就是田国栋所说汾河源头蛤蟆腔吧。
等我腿膝酸软,接连偷吃了几块巧克力补充能量,才踩着几条原木搭成的木桥,越过汾河滔涛激流,绕行至半山腰一处坟茔戳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