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
整个冀州如火如荼的开始了秋收。
无数冀州百姓忙碌于山野田林之间。
而冀州州牧府,也是热闹非凡。
这天是冀州公子韩明与荀采的大婚之日。
整个邺城同样是热闹非凡。
无论是州牧府的原因还是荀家的原因,都让整个邺城处于热闹之中。
对韩明娶妻荀家之女,邺城大多数人是祝福的。
韩馥做冀州牧后,配合冀州这些官员做了很多利民的好政策。
他们对韩馥统治冀州是没有什么反对想法的,反而还很赞同。
州牧府,总有大笑声传出。
“哈哈哈,待会儿,俺要喝个够!”
“你这酒量,还是别丢人现眼了!”
“许胖子,你说啥?可敢与俺比一比?”
“呵呵,怕你不成?”
“儁乂,你我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是啊!”
“自从公子变成熟后,你我在冀州,是越来越好。”
“大善,晚上你我敬酒,就敬公子与我等越来越好!”
“妙!”
“诸公,待会儿,你们不醉不归,州牧府,酒肉管够。”
“诺!”
“文节,则诚终于娶妻了!”
“哈哈哈,是啊!伯典,你是不知道,以前则诚贪玩,我是每日垂泪呀!今则诚娶妻,乃我韩家之大喜呀!待会儿你好好陪我喝几杯,当浮一大白也!”
“合该如此!”
......
“公子,使君让公子去迎亲了!”
后院中,韩明穿戴得差不多的时候,有侍从前来禀报。
“嗯!”韩明应了一声,缓缓走了出来。
“太繁琐了!”他心中有些感叹,这些天他是非常忙碌的。
这时期特别讲究礼仪文化,也有些崇尚迷信,所以结婚的过程太多。
还没结婚前便有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等步骤。
而现在结婚当天更是事情多。
包括亲迎和各种礼,最后才是拜堂。
“烦!”一想到这些,他就有些无奈。
但一想到荀采,他又有些激动。
荀采这种女子,可以说是完美发妻的人。
她聪慧敏捷,有才艺,识大体,懂分寸,温柔贤淑,贤良淑德,温婉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