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火炮,咱有了这玩意儿,还怕啥清军!有了这些火炮,清军的防线就如同纸糊的一般。”一位青年兴奋地回应:“是啊,这就是咱的底气!有了它们,我们的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了。”
李翰林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南明军队的孱弱感到悲哀,又对民义军的强大感到惊叹,但仍在盘算着怎么限制民义军的发展:“不能让他们发展太快,得想办法制衡一下。”王虎将军兴奋得站起来,大喊:“有这些火炮开路,俺们往前冲就完事儿了!跟着他们,肯定能打胜仗!”陈英姑娘眼中满是渴望,想着如何能获取火炮技术:“要是能得到这些火炮的技术,我们的实力就能上一个大台阶。”郑渡心中打起了歪主意,想偷学火炮制造技术:“一定要想办法把这技术弄到手。”赵雄对民义军的实力更加深信不疑,坚定了合作的决心:“跟着他们,抗清大业肯定能成功!”
阅兵结束,受表彰的队伍依次上台。狙击手连教官刘强步伐坚定地走上高台,身姿笔挺,犹如一棵苍松,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亲自为他颁发一枚特制的勋章,勋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代表着无上的荣耀。我庄重地说道:“在战斗中,狙击手连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凭借超凡的枪法,在远距离外精准狙杀敌人重要目标,为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而你,作为教官,不仅自身技艺精湛,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狙击手,你将自己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在无数次战斗中,你的学员们用精准的射击,为我们扭转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枚勋章,是对你卓越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你和你的学员们英勇表现的褒奖。你是民义军的骄傲,也是所有战士学习的榜样。”
接着,李明、张云龙等将领走上高台。我赞扬李明在战场上的勇猛与果敢,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部队冲锋陷阵,多次突破敌人的坚固防线。在某次激烈的战斗中,李明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毫不退缩,亲自带领敢死队,从侧翼突袭敌人,为大部队的进攻打开了突破口。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位战士勇往直前。我称赞张云龙智谋超群,在诸多战役中,以奇谋妙计扭转战局。在一场关键的围城战中,张云龙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将出城的敌军一网打尽,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智慧,是民义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随后,普通士兵们依次上台。我一一念出他们的名字,详细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士兵小王,在一次突围战中,为保护受伤的战友,独自坚守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军装,但他仍顽强抵抗,直到大部队成功突围。他的勇敢与牺牲精神,让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士兵小李,凭借出色的攀爬技能,在夜间潜入敌人营地,成功炸毁敌人的弹药库,为战斗的胜利立下奇功。他的机智与勇敢,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一位受表彰的士兵,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他们的胸膛高高挺起,接过勋章,高高举起,向台下的战友和百姓展示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台下的将士们和百姓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英雄们致敬。那掌声和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浪潮,表达着对英雄们的敬佩与感激。
我看着台下激动的人群,大声说道:“这些英雄,是我们全体将士的骄傲,是民义军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征程中,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都能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了百姓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未来,继续奋勇拼搏!我们要让这片土地重归安宁,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广场上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将士们高举手中的武器,大声呼喊着口号,声音响彻云霄。百姓们的眼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仿佛看到了一个没有战争、充满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李翰林虽起身鼓掌,但眼神中透着不甘,心中谋划着回南明后如何向皇帝夸大其词,以争取更多资源来壮大南明势力,打压民义军:“回去后得好好跟皇上说说,让他重视我们,多给些资源,不能让民义军压过我们。”王虎将军大声喊道:“俺们广东粤北义军愿与你们并肩作战,生死相随!”他是真心被民义军的气势和英雄们的事迹所打动,渴望在这股力量的带领下有所作为,为抗清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陈英姑娘也站起身,坚定地说:“浙江金花义军也定当与你们携手共进,共创大业!”她深知联合的重要性,也真心希望能与民义军一起为百姓谋福祉,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郑渡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笑容,说着恭维的话,实则盘算着如何在合作中窃取民义军的成果,壮大自己:“得想办法从他们这儿捞点好处,壮大我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