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上,乌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向江面,战火肆意蔓延,清郑联军与民义军的对峙已达到白热化阶段。炮弹的轰鸣声、船只的破裂声、士兵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乐章。而在远离这残酷战场的一处静谧府邸内,一场激烈的冲突正在悄然上演。
郑森得知父亲郑芝龙投靠清军、背刺民义军的行径后,心中仿佛被点燃了一座火山,愤怒与失望如汹涌的岩浆般翻涌。他心急如焚,脚下生风,急匆匆地赶到父亲面前。猛地推开房门,大步踏入屋内,双眼喷射着怒火,怒视着郑芝龙,大声质问道:“父亲,我们郑家世代受国恩,在这山河破碎、百姓蒙难之时,你为何要做出如此卖国求荣之事?怎可与外族勾结,对那为守护百姓、浴血奋战的民义军下此狠手?”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在屋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痛心与质问。
郑芝龙坐在椅子上,神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儿子会有这般激烈的反应。他缓缓起身,踱步至郑森身前,开口说道:“森儿,你还年轻,不懂这世间的复杂。如今大明气数已尽,清军势不可挡,我们若不顺从,郑家上下老小的性命都将难保。投靠清军,不过是为了保全家业,寻得一方安稳罢了。”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眼神中透露出对家族利益的算计。
郑森听到父亲这番话,只觉如遭雷击,心中一阵剧痛,仿佛被一把利刃狠狠刺穿。他不禁后退一步,双手微微颤抖,满脸难以置信地摇头道:“父亲,你竟如此自私!在你眼中,家族的荣华富贵竟比国家大义、民族尊严还要重要?民义军为了这片土地、为了万千百姓,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你,却沦为了可耻的叛徒!”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父亲失望至极的泪水,也是为国家命运悲叹的泪水。
郑芝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语气中满是不耐烦:“住口!你这小子懂什么!战争只会带来无尽的伤亡和破坏,我这是为了让更多人免受战火之苦。况且,跟着民义军又能怎样?他们能抵挡得住清军的铁骑吗?”他提高了音量,试图用威严压制儿子的反抗,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心虚。
郑森的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犹如寒夜中闪耀的星辰,他毫不畏惧地向前一步,直视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父亲,我自幼便立志报效国家,成为一名大英雄。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榜样,可如今你却做出这等事,让我深感耻辱。我不能眼睁睁看你继续错下去,我要与你决裂!从今日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要去帮助民义军,与他们并肩作战,对抗清军和你这个叛徒!”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地砸在郑芝龙的心上。
郑芝龙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出。他怒喝道:“你这个逆子!竟敢如此跟我说话!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你这是在自寻死路!”他的脸上青筋暴起,愤怒让他失去了往日的沉稳。
郑森挺直身躯,眼神坚定地回应道:“哪怕粉身碎骨,我也要为国家和民族尽一份力。父亲,你若执迷不悟,日后我们在战场上相见,我绝不会手下留情。”说罢,郑森转身大步离去,他的背影坚毅而决绝,仿佛在向父亲宣告他的决心。郑芝龙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愤怒、失望与担忧交织在一起,他的手微微颤抖,似乎在为失去儿子的信任和尊重而感到痛苦。
其实,郑森此前便对父亲与清军暗中往来的举动有所察觉,只是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希望父亲不会做出背叛国家的事情。直到亲眼目睹父亲背刺民义军的恶行,他才彻底失望。在与父亲彻底决裂之前,他便已暗中派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亲信,秘密与民义军取得了联系。他深知,民义军才是真正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战的正义之师。亲信与民义军多次沟通,详细表明了郑森的立场和爱国之心,表达了郑森渴望与民义军携手抗清的强烈愿望。民义军在了解到郑森的情况后,虽对其身份有所顾虑,但也看到了他的诚意,决定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定夺。
郑森离开父亲的府邸后,迅速回到自己的军营,开始秘密联络亲信以及部分忠诚于他的水系士兵。他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神色庄重,向他们表明了自己要投靠民义军,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决心。这些亲信和士兵们平日里深受郑森爱国情怀的感染,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郑将军,我们愿与您生死相随,一同为国家而战!”一位士兵激动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然而,郑芝龙在府邸中安插了大量眼线,很快便得知了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