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连弩威力巨大,练好了,战场上定能让敌人有来无回!”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希望能激发士兵们的斗志。步兵们手持葡萄牙火枪,随着第一排士兵扣动扳机,枪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何洛会兴奋地对多尔衮说:“王爷,这火枪威力惊人,那些民义军的步兵,根本不是对手!”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民义军在火枪下溃败的场景。
完成满八旗的改编只是第一步,多尔衮心中盘算着,后续还要对汉八旗、蒙八旗进行改造,实现清军全面火器化。为此,清廷花重金聘请荷兰人汉斯和葡萄牙人费尔南多担任军事教官。
汉斯身形高大,一头金发在寒风中略显凌乱,他看着正在操练的清军士兵,对费尔南多说:“这些清兵身体素质不错,但战术和火器操作意识太薄弱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知道要让这些士兵掌握先进的战术和火器操作并非易事。费尔南多捻着胡须,点头道:“没错,得从基础教起,先让他们习惯火器的使用节奏。”他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开始思考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
两人很快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每天清晨,士兵们在寒风中集合,先进行体能训练,他们在雪地里奔跑,汗水湿透了衣衫,很快又被冻成了冰碴。随后是火器操作课程。汉斯大声喊着:“装填弹药,动作要快,记住步骤!”士兵们手忙脚乱按指令操作,不少人因紧张出现失误。费尔南多则在一旁耐心纠正:“别慌,慢慢来,熟练了自然就快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和,让士兵们感到一丝安慰。
为检验训练成果,他们设立严格考核机制。每月一次实弹射击考核,以命中率和操作速度为评判标准。考核时,多尔衮和代善等人亲临现场观摩。一位正白旗的年轻士兵在考核中表现出色,动作流畅,射击精准。多尔衮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样的士兵才是我大清需要的。”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这位年轻士兵的表现十分满意。
与此同时,在南明的朝堂上,年轻的皇帝朱慈烺眉头紧锁,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朕与大清联盟,共击民义军,可如今我军军备不足,这该如何是好?”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他焦急地望向群臣,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兵部尚书史可法出列,拱手道:“陛下莫急,大清已应允给予军事援助。因民义军控制区阻隔,大清援助与我方自购军备都只能经海上运输,先到暹罗,再转运至缅甸内陆,最后送入云南。臣这就去与缅甸王交涉。”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已经胸有成竹。朱慈烺微微颔首,神色稍缓:“一切就仰仗爱卿了,务必尽快筹备,莫要误了大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相信史可法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史可法迅速行动,派遣使者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前往缅甸。在缅甸王的宫殿中,南明使者恭敬地呈上礼单,诚恳说道:“此次前来,还望缅甸王陛下能从中斡旋,助我南明转运来自大清及暹罗的军备,以对抗民义军,日后定有重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希望缅甸王能够答应他们的请求。缅甸王看着礼单,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点头应允。他被南明使者带来的丰厚礼物所打动,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在盛京,多尔衮招来洪承畴,神色严肃:“洪爱卿,此次援助南明物资一事,关系重大,你务必安排可靠的海上商队,从暹罗中转,再借道缅甸运送,确保物资顺利抵达云南,若有差池,唯你是问!”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严厉,让洪承畴感受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洪承畴连忙跪地领命:“王爷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向多尔衮表示他一定会完成任务。
领命后的洪承畴,不仅将援助物资的运输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向多尔衮提出建议:“王爷,如今我军火器渐成规模,各兵种不能再各自为战,应开展联合训练,方能发挥最大战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智慧,深知联合训练对于提高清军战斗力的重要性。多尔衮深以为然,准了他的提议。
于是,清军的骑兵、步兵以及重新组建的炮兵部队,开启紧锣密鼓的联合训练。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炮兵率先登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瞄准,开炮!”一门门崭新的火炮齐声轰鸣,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精准地落在目标区域,炸得土石飞溅。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大地都震裂。
步兵迅速跟进,以紧密队列向前推进,火枪齐射,形成一道火力网,压制假想敌。他们的步伐整齐,动作迅速,展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