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变得异常困难,但他牢记战术动作要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艰难前行。有些候选者因为忍受不了淤泥的恶臭和身体的疲惫,中途退出,狼狈地爬出沼泽,满脸厌恶;还有人因动作不规范被淘汰,他们在沼泽中挣扎着,却始终无法达到考核要求。最终,又有二十人倒在了这片沼泽地,没能通过考核。
在我的要求下,刘强增加了团队协作考核环节。候选者们被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复杂任务。比如,要在一条湍急河流上搭建一座简易桥梁,大家只能利用周围的树木、藤蔓等材料。陈风所在小组起初因意见不合而进展缓慢,有人主张用石头堆砌,认为石头坚固耐用;有人提议砍伐树木制作木桥,觉得树木取材方便。陈风冷静分析后,结合地形与材料,提出先砍伐树木作为桥身,再用藤蔓固定的方案,得到大家认可。众人齐心协力,有的负责砍伐树木,斧头挥舞,木屑飞溅;有的负责收集藤蔓,在山林中穿梭寻找;有的负责搭建,小心翼翼地将树木和藤蔓组合在一起。最终,他们成功搭建起桥梁。还有搬运沉重物资穿越障碍区域的任务,大家相互配合,有人负责探路,在前面小心翼翼地寻找安全路径;有人负责抬重物,咬紧牙关,奋力前行;有人在后方协助保持平衡,确保物资平稳运输。通过这些任务,淘汰了那些缺乏团队意识、不愿配合的候选者,又有三十人在此轮告别了选拔。
除了这些,忠诚度和自尊心的考核也贯穿始终。刘强会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场景下设置考验,比如故意安排人员对候选者进行言语侮辱,观察他们的反应。那些轻易动怒、失去理智的人,或是面对威逼利诱有动摇迹象的人,都被一一筛选出去。在一次模拟敌军劝降的场景中,有人眼神闪烁,面露犹豫,最终被淘汰;而陈风等人则坚定立场,不为所动,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和坚定的信念。
经过层层选拔,最初的一千人如今只剩下三百五十人。而这三百五十人,将参与接下来更残酷的实战模拟考核,最终,我只会挑选出一百人参与此次渡江战役的敌后行动。这一百人若能顺利完成任务,活下来的,将会正式成为陆上猛虎特战队中的一员,肩负起解放北方百姓、统一全国的神圣使命。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北京紫禁城,川北大败的代善灰头土脸地归来。多尔衮听闻消息,匆忙宣他进宫。代善一脸狼狈,衣衫褴褛,头发凌乱,跪在大殿之上,声音颤抖地汇报着战败的经过。原来,多尔衮耗费巨资从洋人手里购置先进火器、精心组建的新军,竟被民义军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代善的轻敌与指挥失当,他盲目自信,不听从谋士的建议,贸然进攻,导致清军陷入了民义军的包围圈。甚至连多尔衮的同胞兄弟多铎,也在这场惨败中战死,马革裹尸,魂归异乡。
多尔衮听着听着,只觉气血翻涌,眼前一黑,“哇”地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大殿的地砖。他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咆哮道:“你这无能之辈!如此惨重的损失,多铎之死,你如何担待!来人,将代善拖出去斩了!”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恐万分。
范文程率先出列,跪地求情,他的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惶恐:“王爷息怒!代善虽战败,但他多年来为大清南征北战,也立下过赫赫战功,此次或许只是一时疏忽,还望王爷念及旧情,饶他一命。”范文程深知代善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明白此时斩杀代善可能会引起朝中局势的动荡。
洪承畴也赶忙跪下,急切地说道:“是啊王爷,如今局势紧张,正是用人之际,代善对我军情况熟悉,若能戴罪立功,说不定能将功赎罪。”洪承畴从战略角度出发,考虑到清军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认为留下代善或许还有转机。
然而,多尔衮此时已被愤怒冲昏头脑,他狠狠一甩袖子,厉声喝道:“一败再败,他有何颜面苟活?不严惩不足以立威,不足以告慰多铎在天之灵!”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与决绝。最终,代善还是被拖出大殿,等待他的,是死刑的判决。这场朝堂风波,也让满清内部人心惶惶,将领们人人自危,担忧着即将到来的与民义军的大战,整个朝堂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
而在敌军阵营中,多尔衮强压着内心的悲痛与愤怒,继续紧张地部署防御。“民义军来势汹汹,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多尔衮面色阴沉地对众将领说道,“一定要加强长江防线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敌军后方的动向,防止他们有小动作。绝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统治!”何洛会连忙应道:“王爷放心,我们已经在各个重要据点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