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却不如昨日庆典那般喜庆。
朱由检开门见山,提出了将新政推广到京城更远地区的想法。
话音刚落,魏藻德便站了出来,一脸的忧国忧民:
“陛下,万万不可啊!京城之外,山高路远,民风彪悍,岂是京城这等天子脚下可比?新政推行,必然处处碰壁,最终劳民伤财,损害朝廷威严啊!”
魏藻德说得声情并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忠臣良相。
朱由检心中冷笑,这老狐狸,又开始唱反调了。
朱由检剑眉一挑,朗声道:“魏爱卿,朕看你是久居京城,忘了朕之天下皆是朕之子民,你这般推诿新政,莫不是与那些贪官污吏有所勾结,妄图阻碍朕之利民之举?”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寞,魏藻德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陛下,臣绝无此意啊!”
“魏爱卿所言,朕并非没有考虑,但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新政推行,已然取得初步成效,百姓安居乐业,赋税收入也显着提升,难道魏爱卿认为,京畿之外的百姓,就不是大明的子民了吗?”
魏藻德被朱由检怼得一时语塞,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又找到了新的说辞:“陛下,京畿之外,情况复杂,百姓愚昧,难以教化。新政推行,必然事半功倍,甚至激起民变啊!”
“哦?魏首辅的意思是,朕的新政,只能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里实施,而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就活该受苦受难?”朱由检步步紧逼,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魏藻德额头冒汗,这皇帝,怎么越来越不好糊弄了?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这时,严悦站了出来,她心中清楚,自己本是民间出身,见过太多百姓被贪官污吏压榨,新政若能推行,那是百姓之福,所以看到魏藻德阻拦,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眼神坚定,握紧了拳头,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一个姑娘在朝堂上的不合适宜。
“魏大人,你说的这些,本姑娘怎么一个字都不信呢?难道京畿之外的百姓,就不是人了?他们就活该被你说的那些贪官污吏欺压吗?”
魏藻德被一个小姑娘当众质疑,老脸涨得通红,却也不敢发作,毕竟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他只能强忍着怒火,说道:“下官并非此意……”
朱由检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此事容后再议。朕乏了,退朝!”说罢,他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回到御书房,朱由检揉了揉太阳穴,这帮老顽固,真是冥顽不灵!
看来,得想点别的办法了……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古籍,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书页上的一行小字上……
朱由检回到御书房,一脸沉思,这帮老狐狸,软硬不吃,看来得加点猛料了。
他搓了搓手,默念“战神系统,给朕来点惊喜!”
系统界面光芒一闪,一份名为《高产农作物种植技术》的资料赫然出现。
朱由检嘴角一勾,计上心来。
第二日早朝,朱由检再次提出新政推广之事,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朱由检环视朝堂一周,缓缓从袖中拿出那本所谓的“神书”,高高兴起,此时阳光恰好透过窗户洒在书记,金光闪耀。
“朕夜观天象,偶得神书,可使粮食产量翻倍!”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銮殿之中回荡。
朝堂上众人的目光瞬间被那本散发着神秘光芒的书吸引,众人表情各异,有震惊、有贪婪、有怀疑,魏藻德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魏藻德第一个跳出来:“陛下,此等荒谬之言,岂可轻信?”
朱由检也不反驳,只是神秘一笑:“朕已将此书部分内容誊抄下来,哪位爱卿若能将新政中的农业改革在京城外成功推行,朕便将此书赐予他。”
这一下,原本还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纷纷动摇,眼神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粮食产量翻倍,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有了这玩意儿,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蠢蠢欲动,盘算着如何才能抢到这个肥差。
就连一向老谋深算的魏藻德也有些心动,只是碍于面子,还在犹豫不决。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直以来都跟风魏藻德的曹化淳,竟然站出来表示支持新政推广。
“陛下,奴才愿为陛下分忧,奴才在京城外有些耳目,或许能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