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密云侯府的朱红大门上,府内一片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原来是大太监崔福前来传旨。
此时邵明珠还在邵家庄,侯府中由赵灵儿出面接旨。赵灵儿身着华服,仪态端庄地带着一众丫鬟仆人来到正厅。
崔福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有王弥犯境,逼近许昌,危及洛阳。密云侯邵明珠忠勇可嘉,挺身而出,愿领军出征。特封为征东大将军,率部前往兖州,抗击王弥。钦此!”
赵灵儿听完,顿时懵了,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她怎么也没想到,邵明珠竟然要出征,而且这么大的事,自己事先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崔福见她这样,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上前扶起赵灵儿说道:“密云侯夫人快起来吧。侯爷大义,满朝文武都不愿意去兖州攻打王弥,都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只有侯爷挺身而出,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赵淑人好福气啊,有侯爷这样的丈夫您应该开心。”
赵灵儿眼神空洞,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他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
崔福叹了口气,说道:“夫人呐,侯爷此举乃是大义之举。如今国难当头,侯爷能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缨,这是何等的英勇和忠诚啊。陛下对侯爷也是赞赏有加,特意让老奴告诉夫人,侯爷出征后,如果家里有任何事情,可以随时进宫去面见陛下。”
赵灵儿缓缓回过神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说道:“公公,妾身不知夫君竟做出如此决定。妾身一直以为……”说到这里,她哽咽得说不下去。
崔福安慰道:“夫人莫要太过伤心,侯爷此去定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赵灵儿摇了摇头,泣不成声:“公公,是妾身的错。妾身平日里未能理解夫君的苦心,还时常与他争执。如今他出征这么大的事都不告诉妾身,定是在生妾身的气。妾身后悔啊,后悔不该如此任性,让夫君在妾身这里受了委屈。”
崔福说道:“夫人切莫这般自责,侯爷或许是怕夫人担心,所以才未提前告知。夫人当相信侯爷的能力,他定能平安归来。”
赵灵儿痛苦地闭上双眼,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公公,妾身真的好害怕。这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妾身不敢想象万一夫君有个三长两短,妾身该如何是好?”
崔福道:“夫人放心,侯爷智勇双全,定能逢凶化吉。而且此次出征,陛下也会全力支持侯爷,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军备。”
赵灵儿用手帕擦了擦眼泪,说道:“公公,妾身多谢陛下的恩典。只是妾身如今心中乱得很,不知该如何是好。”
崔福道:“夫人且先稳住心神,安排好侯府之事,莫让侯爷有后顾之忧。待侯爷凯旋,夫人再与侯爷好好团聚。”
赵灵儿点了点头,说道:“公公所言极是,妾身定当打理好侯府,等待夫君归来。”
崔福又宽慰了赵灵儿几句,便回宫复命去了。
赵灵儿独自站在正厅,望着门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夫君,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妾身在家等你。”
赵灵儿回到房间茶饭不思,忧心忡忡。她后悔自己之前对邵明珠的不理解和任性,如今只盼着邵明珠能平安归来,夫妻重归于好。
她开始着手为邵明珠准备出征所需的物品,一件一件地亲自挑选,生怕有半点疏漏。同时,她也加强了侯府的管理,让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为让邵明珠没有后顾之忧。
等收拾到一半时赵灵儿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她拿出邵明珠的衣物,抱在怀中,流着泪,心中充满了对邵明珠的思念和担忧。
拓跋婧瑶正在自己的院中修剪花枝,贴身丫鬟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道:“夫人,不好了,侯爷要出征了!”
拓跋婧瑶手一抖,剪下的花枝掉落地上,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侯爷出征?这怎么可能?”
丫鬟喘着粗气说:“是真的,夫人。宫里的崔公公来传旨,说侯爷被封为征东大将军,要带兵去兖州攻打王弥。”
拓跋婧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中的剪刀“哐当”一声落地,她脚步踉跄地走向屋内,嘴里喃喃道:“怎么会这样?侯爷为何不提前派人通知我?”
进到屋内,拓跋婧瑶瘫坐在椅子上,泪水夺眶而出:“这个冤家,如此大事竟瞒着我,难道在他心中,我就这般不重要?”
丫鬟在一旁劝慰道:“夫人不要多想,这事就连大夫人都是刚知道的,兴许侯爷是怕夫人担心,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