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中旬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新生开学典礼。
在典礼当天,下起了小雨,学校为每一位参加典礼的学生老师都发放了一件一次性的雨衣。
典礼开始前有几个暖场的节目,同时,大屏幕上还播放了新生报报到,新生军训的很多个有趣的瞬间。
之后就是很正常流程,奏国歌,校长发言,老师发言,学生代表发言,表彰环节这一系列的流程,有幸做为新生代表,甘棠很开心,提前准备了发言稿,还找导员给看过。
新生典礼是上午8:30开始,整个流程进行的很快,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结束后正好是周五,难得下午没课,甘棠联系了一下之前的舍友,一起约了个饭。
孙思和陈佳佳俩人都在北京理工大学,不过不是同一个专业,孙思是车辆工程专业,陈佳佳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
周雅琴是在协和医学院,直接上八年,这属实是让几个人都没有想到的,之所以这次拖到这会几人才见面,也是因为周雅琴比较忙。
李梦琪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而刘心怡则没有报北京的学校,报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去了上海。
因此这次聚会只有5个人,除了周雅琴之外,几人离得都不远,都在海淀区,不过这次聚会大家没有约到学校附近,而是约到了国贸。
一下午几人分享了开学这些天经历的事情,逛了街,看了看自己买不起的奢饰品,吃了一顿火锅,吃饭的时候还给刘心怡打了视频,几人边吃边聊,还在着名的“大裤衩”下边拍了照打卡,这是甘棠第一次来见实物,不过上辈子甘棠倒是见过苏州的“大裤衩”,对北京的这个之前都是在网上看到的图片,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觉真厉害,看着就是很高级,谁知道下边的评论是像“大裤衩”,瞬间就感觉那种高级感没了,人最怕联想了。
自从那次老朋友聚会结束之后,甘棠仿佛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一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之中。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一眨眼的功夫,整整三个年头就这样匆匆而过。这期间,甘棠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头扎进书海和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各种养分。
无论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还是课后自己的钻研复习,她都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与汗水。
在这漫长的三年时间里,甘棠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困难,但她从未轻言放弃,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奋勇前行。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甘棠在去年就已经本科毕业了,毕业前法学发表了两篇SScI论文和金融发表了3篇ScI论文,论文能成功发表,甘棠很感谢老师们,他们给了甘棠很大的帮助,不论是知识上还是人脉上都帮了甘棠很多,只凭甘棠自己一个人的话是发表不了的。
不过,写论文的那几个月,甘棠瘦了十几斤,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写论文,查文献,找数据,很多数据都是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了,这就用到了老师给的人脉,每天满北京的跑,早出晚归的。
之前甘棠的计划本科是要上三年的,现在两年就结束了,属实是出乎甘棠的意料了。
这几年甘棠除了忙学习,参加的活动这些也没有落下,之前还担任了学生会的主席,不过上研究生后,就卸任了,现在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学习和日常实习上边。
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无论是暑假还是寒假,甘棠都未曾享受过一次完整的假期休息时光。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当中。
每逢寒暑假,甘棠要么就会前往律所或法院进行实习工作。在那里,她埋头于堆积如山的案件资料之中,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努力从中学到更多实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有时候,她还需要跟随资深律师们出庭,亲身体验法庭辩论的激烈氛围,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
除此之外,甘棠还有很多时候会选择跟随金融系的老师们一同参加各类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汇聚了来自业界的精英人士以及学术界的权威专家,他们围绕着当前热门的金融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而甘棠则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每一场精彩演讲,不时做下笔记,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不仅如此,甘棠对于各种竞赛也是充满热情。不论是校内组织的专业比赛,还是校外更具挑战性的大型赛事,只要有机会参与其中,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通过与其他优秀选手同场竞技,甘棠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