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你们步科学员李志坚的毕业论文?
“是的,阎主席”,军校校长荣鸿胪答道。
“星如,你看下这个,你怎么看这篇论文?”阎锡山和杨爱源说道,星如是杨爱源的字,是阎锡山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我认为这个思路非常具有价值,如果组建起这样一支队伍,人数不用多,但是可能会产生奇效”。
“嗯,我也这样觉得,荣校长,等毕业典礼后,你将这个学员带到你的办公室,我在那里见一下这个学员”。阎锡山一般都会参加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
“好的,阎主席”军校校长荣鸿胪赶紧应下。
到了毕业日,教官通知李志坚到校长荣鸿胪的办公室,李志坚虽然郁闷,不知道校长找他干什么,但是却不敢不听令,快速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进去以后,除了荣鸿胪外,还有一个中年人在椅子上坐着,周围陪着几个人,李志坚一眼就认出来在中间坐着的中年人就是山西现在的最高长官阎锡山,瞬间有点懵,他不知道阎锡山在这里干什么,对于他而言,校长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导,而这里有山西王阎锡山,简直令他不可思议。不过好在阎锡山没有为难他,而是校长荣鸿胪问他:“李志坚,《论特种作战在现代战场突破和情报收集之作用及特种作战队伍之建设》的论文是你自己写的吗?”
“校长,是的。”李志坚规规矩矩的回答。
“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方向?”
李志坚知道,如果这次表现的好,有可能就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准备将所学所知都结合起来,于是昂然达到:
“回校长,学生通过研习古今中外的一些着名案例战例,发现很多着名战例都是以少胜多,并且很多将领也可以以少敌多,大多是有两个原因,一是麾下有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二是在作战时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以中国古代为例,各个强盛的国家和势力,都有自己的震慑敌人的精锐部队,在战国时,魏国在开始时可以称雄,在于其训练之精锐魏武卒,齐国之后可以击败赵国,在于齐国的技击之士,秦国之后能称雄在于锐士,到了隋末,李世民能称雄战场,也有其在秦王府训练出来的精锐,这种精锐部队往往在战场情报侦查中获得先机,并在关键战役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赢得战斗的胜利。
而这些精锐部队,最开始时人数都不多,都是通过一些特殊部队总结经验后推而广之后建立的精锐部队,战争的人虽然不同、利用的武器也不同,但是战争的核心从来就没有变过,古代战争是如此,现在战争也一样。
我们的特种作战部队就类似于古代的这种试验类型的种子精锐部队。
并且在现代因为有了更好的兵器,实行特种族战的部队还可以单独发挥一些更大的作用,
一是在战前用来对敌人的侦查,经过特殊训练的精锐,获得情报要比一般人肯定要齐全和完整可靠;
二是借助现代兵器,精锐射手可以在远距离对敌人长官进行斩首,这对敌人指挥部署和士气的打击都会非常大,并且成功率还会比较高;
第三,执行某些敌后的特殊任务,必然不会动用大部队,而精锐的小部队在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实现战略战术目的;
第四,攻击之矛也会成为守卫之盾,因为知道怎么进攻,所以在防守时也会更加周全,在面对敌人的精锐进攻时,也可以实现更好的防守。
对于出奇制胜方面,学生认为,特种作战相对于正规作战而言就是奇兵的存在,是正规作战的极大补充,正规作战为正,特种作战为奇,作战时最好的效果就是出奇制胜,韩信暗度陈仓等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我们如果也能有一只随时能作为奇兵的部队存在,也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实现出奇制胜的效果。”李志坚就如同演讲一般,洋洋洒洒说了一堆。
“那什么样的部队可以称之为特种作战部队?”荣鸿胪看了下阎锡山,看到阎示意他继续,所以他就继续问道。
“学生认为,要称之为特种作战部队,就必须有几个标准,那就是单兵作战能力要远强于一般部队,心态的稳定坚韧要远强于一般军人,隐蔽侦查能力要远强于一般人员,作战、潜伏和侦查能力都非常均衡的人员或者团队才能够被认为是特种作战部队。按照学生认为,特种作战部队在日常中要作为影子,是时刻隐藏起来的,时刻为完成任务而准备,而一旦用的时候就像匕首,一击即杀。”李志坚答道。
“按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