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志坚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详细论证,最终决定修建四边形的防控塔,塔的高度定在35米,即十层楼左右的高度,边长十五米,在最顶端稍微有点飘空,边长达到20米。塔内分几层,在下面几层属于碉堡,用于地面防御,并建有驻防人员的住处,整个塔有几十个房间,可以驻防几百人,在东西各留下一个门,可以进出防空炮和人员,在塔建成后,防空炮等武器进入塔中央,然后吊装上塔顶,在塔顶建设火炮掩体,至少要保证可以抵御50公斤的防空炸弹轰炸。
暂时先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共建4座,这四座塔都是在部队的驻地之中,时间允许的话再建4座。
李志坚选择的在这些防空塔上布置的火炮是博福斯40毫米高炮,这个是可以购买到的最大口径防空炮。
在图纸制作好之后,李志坚准备在冬季就开工建设,他知道明年日军就要进犯,现在的时间非常紧迫,4个防空塔直接同步进行建设。为了节省时间,李志坚让制砖厂直接制作大尺寸的红砖,并且就在防控塔的工地周围制作,材料尽可能的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压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天气太冷,水泥完全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建设的质量,最终被迫无奈只能暂停建设,先准备各种建筑材料,待来年天气暖和之后再开工。
虽然无法马上开工建设防空塔,但是不妨碍向瑞典博福斯公司下了64门40毫米口径高炮及配套1万发炮弹的订单,在合同中特意约定要求务必在半年内交货。同时李志坚还让李守义在美国也积极寻求引进飞机和防空炮,现在晋绥军的防空压力是非常大的,有多少这方面的武器都可以消化的了,不过飞机是用来研究的,美国的战斗机是二战中最均衡的,通过研究来给晋绥军的战斗机研制打下一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