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路军、冯钦哉的27路军、刘汝明之68军全部快速调到山东、江苏,参与徐州会战。
中央军之第14集团军没有动,除此之外,山西的驻军就剩下19军、33军、34军、61军,骑兵第一军等晋绥军所部。
在阎锡山的私下运作下,第四集团军以刚刚成军,并且伤亡惨重为由申请暂时休整,阎锡山在武汉又找人活动,加强在南京帮助救下不少中央军的情分,所以军政部也默认了第四集团军留在山西休整的申请。最后得以将陕军第四集团军留了下来。
但是为了避嫌,第四集团军还是在忻口一线休整,不敢派向别处。
从开战以来,一直作为军队集中地的山西,瞬间显得有点空旷,尤其是在娘子关一线。阎锡山也不得不着手调整山西的部署,首先为娘子关一线增派更多的部队,34军全军到达娘子关一线驻防。33军也到达阳泉驻防,作为娘子关一线的预备队。
除了十四集团军外,只剩下61军和19军都在忻口一线布防,两个军轮流在忻口阵地上驻守。
现在山西的驻军数量减少将近一半,并且除了忻口和娘子关外,日军已经占领了几乎整个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晋东南的长治、晋城也处在了日军的威胁之下。而现在山西根本抽不出重兵来守卫晋东南,暂时将教导旅先派去晋城顶着。
阎锡山只能再次扩军,向武汉政府要了一个83军(该军番号以前是粤军,38年撤销)的番号,新成立了一个军,军长由楚溪春担任,全军2师4旅12个团。楚溪春之前担任参谋处长,所以这次从此参谋处抽调多人到83军担任师、旅长。
为了新成立83军,阎锡山将家底又清了一遍,除了将新入伍的一万新兵全部补入,其次又将在第一次太原会战后重新建起来的预备役团中拉出来十个,使部队总人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总算达到了初步成军的条件。
为了给83军尽早形成战斗力,阎锡山想办法给83军增加了老兵的比例,将83军的4个新兵团和33军、34军、19军和61军各换隶一个团,使得83军当下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
83军成军之后立即调往晋城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