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任务在尽力在原平镇坚守来争取时间,而日军第十五旅团收到的命令是尽快突破原平镇,不给忻口中国军队留下布防时间,他们要尽到达忻口,突破到达太原的最后一道天险。
第十五旅团到达原平城外后,来不及修整,就将炮兵集中起来,在一气铺天盖地的轰炸之后派出步兵开始了试探性进攻,姜玉贞自然知道日军首次进攻的意图,并未将大部分火力暴露出来,而是主要以步枪进行反击,看到守军的火力并不强后,第十五旅团就开始了大规模进攻。
面对这种既定工事的防守,日军还是比较喜欢的,在他们看来,日军有着比中国军队更好的装备和火力,这种作战当时利于他们火力的发挥。对于固定目标的轰炸,日军的炮兵更是喜欢,没有什么比这种固定靶更好打了,以日军炮兵的训练水平,一般经过一两发炮弹的试射就可以准确击中这种固定目标。
但是在这时开始,日军步兵第十五旅团才发现他们之前将前景想象的太好,面前的晋绥军守军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完全不惜命,且士兵的作战水平要比之前见过的中国军队都强,要比作为中央军的13军都强。日军在原平镇北的进攻未能取得实效,反而留下了不少的尸体。
但是第十五旅团在上级的督促下,被逼的也是没有办法,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继续不要命的冲锋。在日军这种持续不断的冲锋,且加上日军飞机的助战下,196旅的官兵坚守的每一个小时,都要付出不少的伤亡,原平城外阵地上的每一寸工事几乎都受到过炮弹或者航弹的洗礼,战士们以血肉之躯承受着日军的钢铁轰炸,在原平这片不大的地方上,简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军第十五旅团在到了原平镇外与196旅接战后,最开始时还有余力来兼顾周围,在驻地四周都安排了防守部队,但是在进攻原平两天后,由于前线的吃紧,再顾不上兼顾侧后,兵力都集中到了进攻当中,侧后方向都非常的空虚。
对于日军暴露出的这个漏洞,教导旅自然没有理由不理会,李志坚命令由教导队改编的教导一团一营,加强部分炮兵,在队长王伟的指挥下,秘密到达刚侦查到的日军炮兵阵地外几公里处,除了一些观察哨在山头上外,其余人员在山腰上布置了炮兵阵地。他们携带了12门80毫米迫击炮,晋造80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就3.5公里左右,这里已经是炮兵经过测算距离日军炮兵阵地的最远有效距离,并且中间有一些小山,可以避免被日军炮兵包围部队发现,可以利用迫击炮曲射发射炮弹到日军炮兵阵地上。
在迫击炮安装完成后,炮兵们就按照计算好的弹道进行发射,每门炮携带了一个系数的炮弹,所有炮在每发射一发后就按照山顶观察员的提示进行修正,由于李志坚之前的严酷训练,李志坚炮兵的素质都较高,打击精度很高,两发急速试射后其余的炮弹大多都发射到了日军的炮兵阵地上。上百发迫击炮将日军的炮兵阵地全部覆盖,基本上将日军阵地上的大炮十几门山炮和野炮全部摧毁,在阵地上的部分弹药还发生了殉爆,将周围不少被炸伤的日军炮兵直接打成了碎片。
在携带的炮弹都打完之后,王伟就马上令炮兵收拾迫击炮进行撤离,由于晋绥军现在配备了相当一部分的山西实业公司产的货运自行车,这次行动前,李志坚抽调了十辆来让他们使用,再多的化目标就会太大。撤退的炮兵扛起迫击炮跑了几百米后,放在山脚的自行车上就先行撤离。
而王伟则率领其他人员在第二线布置阻击追击的日军,日军的火炮有专门的防卫部队,不过并不完全就在炮兵阵地上,因此逃过一劫,在炮兵阵地被摧毁之后,日军的这些保卫部队立即开始反击,不过被隐蔽起来的阻击部队又用冷枪收割了一批,在将追击的日军大部用冷枪收拾掉,剩余日军不敢继续追赶以后,王伟才带着人不慌不忙的撤退。
教导旅以零打碎敲的方式也取得不小的收获,第十五旅团的压力大增,更无法突破原平阵地。日军无奈,只能给原平增兵,至10月9日,日军加强的堤支队抵达原平镇,大批日军生力军的加入,原平镇城北的196旅阵地彻底无法再支撑,剩余力量只能都退到城里来准备继续抵抗。
在196旅遭到重大损失,准备退进原平城内时,李志坚亲自进入原平城中来见到姜玉贞,姜玉贞本已有了必死之心,在李志坚说道教导旅携带了不少的炸药,可以在镇中城墙里布置,待日军进来后引爆,同时他带了一些生力军可以作为反击力量,196旅已可以先到撤到教导旅在城南几公里处挖掘的工事修整。
姜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