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阎锡山将李志坚叫到他办公的地方,在一起的还有杨爱源。当阎锡山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李志坚多少还是有点惊喜。
他自己也私下算计过,这次阎锡山很有可能是要新立一军来奉命出征,主官很有可能是他,但是阎锡山真正将决定通知他的时候,他还是有点意外。
主要是他自知资历还是太浅,现在晋绥军十三太保中,还有几个人都没有担任军长,并且现在保定系出身担任旅长级的人比比皆是,他一个后辈后来居上担任军长,阎锡山那里绝对也要承受不小的压力。
阎锡山看到李志坚稍微有点吃惊的表情,就激了他一下:“怎么,不敢担这个担子?”
李志坚和阎锡山已经共事多年,知道是阎锡山和他开玩笑,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一刻绝对要认真,所以立即立正,敬了一个军礼后严肃的回道:“谢过阎公栽培,但凭阎公有所驱使,志坚绝不推诿”。
看到李志坚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阎锡山就招手让李志坚坐了下来。开始说起具体的细节来。
“振武,中央的电令不得不尊,这次你愿意出战,我很欣慰我绥军后继有人。对于这次率军出省作战,你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吧?”
“阎公,这次出战为政治之战,我晋绥军接连两次大胜,风头正盛,已经引起中央的忌惮,所以这次坚持让我晋绥军出兵援助徐州。
此战是可胜不可败,败则不光两次忻口会战所得的荣誉将全部丢失,恐怕到时中央还会给我晋绥军扣上一个出人不出工的帽子,到时候我恐怕还会被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所以志坚定将使出全力,不堕我晋绥军之威名”。
李志坚说到这里,阎锡山也知道李志坚明白了此次出战的风险,看向李志坚就更加欣赏,他知道自己这次没有选错人。能在利益前看到之后的风险,对于李志坚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着实不容易。“很好,你既然看到了这次出战的风险,要带哪些部队,你自己提,我都尽量满足。”
“阎公,从第二次太原会战之后,已从我山西调走数个军,我晋绥军之35军也被北调绥远,现在守卫山西的力量本来就不足。按照中央的命令,这次还要抽出一个军出征徐州,这样的我山西守护兵力上更加不足,我山西现在处于强敌环伺之中,若有日军再次来犯,我山西危矣。”阎锡山听着也是苦笑,这些情况的确如此。
看到阎锡山对他的话表示赞同,李志坚继续说道:“所以,这次我新立一军,决不能削弱我晋绥军原有之力量,我准备将新三师中抽出四个团,配上在晋北的所有游击区队,先搭起一个军的架子,而新三师以剩余的两个团做基础,扩编为一个师,新3师经过战阵磨炼,驻守晋北已有经验,这样61军的力量不会被削弱太多。”
李志坚知道现在阎锡山根本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两次大战之后的补充已经将后备兵力抽调一空,成立83军时补充兵员都是捉襟见肘,这个时候问他,他绝对不能让阎锡山为难,否则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可能要错失。之前他已经盘算过,成立一个新军,可以集中哪些力量,并且贴心的将新三师的两个团留下作为部队重建的框架,一是对守卫前线的确有利,另一方面也是增强阎让他担任军长的心理确认。
李志坚说完之后,令阎锡山大吃一惊,李志坚知道了形势危险之后,仍没有将自己的嫡系部队全部带走。不过战场险恶,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带领一群游击队员上战场,也不知道李志坚怎么想的。
阎锡山心中有疑惑,当初在晋北设立游击区是他自己的意见,但是现在这些区队具体有多少个,人员有多少,他还真不清楚,于是问道:“这些游击区队总共有多少个,有多少人?”
“现在有十六个区队,每个区队之前都差不多六、七百人,不过在前段时间的战斗中都所有减员,现在大多有五百人左右,我准备就地再扩充一下,或可以达到千人规模,所以总共也可以拉出一万五六千的人”,李志坚答道。
李志坚答完之后,阎锡山心中有所意动,再加上四个团,这样规模就可以达到两万多人,人数上完全可以向武汉中央政府交代,如果日军突然进犯,又不会对现在的山西的作战力量产生太大的影响。
阎锡山知道李志坚完全是为大局着想,意动之余也很感动,他知道李志坚这完全是为了他,为了晋绥军的大局着想。但是还有一些不忍,拿这些羸弱之军在没有地利的情况下去面对日军的虎狼之师,且还要打出威风,实在有点为难李志坚。
于是向在座的杨爱源问道:“星如,你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