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的四个团打乱,给新六师、新七师下辖的四个旅每个旅中分配一个团,这些团都是之前教导旅的营在第一次忻口会战后扩编而成,部队成建制刚几个月,不合适马上再次扩编。
现在十六个游击区队的架构是区队-中队-小队,每个区队有三到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个小队。
李志坚决定对这些游击区队暂时采取一种权宜安排,将十六个游击区队全部改名为支队,为第一到第十六支队。
为方便指挥,原有队伍结构暂时不变,所有的区队负责人都更改称呼为支队长,职级定为副团长级,仍旧管理原有部队。
然后将这十六个支队合并成立八个团,暂时都不设团长。之后根据战功从十六个支队长来选拔团长。新六师和新七师下辖的每个旅中编入四个支队。
这样新三师的四个团,加上游击支队改编而成的八个团,就搭起暂一军十二个团的基础框架。
杜春沂原来直属的警卫团由于本身级别比较高,军官都是旅一级。这种情况下全旅军官无法妥善安置,只能暂时独立出来,为军部警卫团,与特战队、炮兵团一样都属于独立单位。
不过由于当下暂一军军官不足,警卫团团长武成栋转任新六师二旅旅长,一旅旅长由杜春沂兼任;马凤岗兼任新七师一旅旅长,李杰任新七师副师长,兼任二旅旅长。
李志坚没有马上给武成栋任新六师副师长,他对此人不熟悉,他要观察一段时间,一看能力,二看对他的态度。对于他麾下的将领,他要尽量实现控制。
到了1938年5月下旬,在配齐卫生队和通信连后,暂一军就算成军。
暂一军成军后即要马上全军乘火车运至晋南,然后按照安排渡过黄河后步行行军到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