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管理法则,有的强权重一点,道德的管束少一点,有的更多利用强权的压制,所谓儒法二家之说,更多的是为刚化管理和柔性管理分别找了一个定义的词。儒法之争也只不过是学者之间的争执,当权者大多都不置一词。
不过李志坚从乡野小民出身,机缘巧合之下有了现在成就,从自己身上出发,自然知道柔性社会对个人更加友好一点,能对普通民众柔和的管理,最起码人们活着还像一个人一点,否则人与牲畜有何区别。
在阎锡山治理山西的若干年内,对山西的攫取并不严重,管理也偏向柔性,百姓的自主性还比较强,社会活力较强,工农业发展也处于全国前列,货运连通天下的晋商还有些不小的实力,百姓也至少可以实现温饱。
虽然对这些大学者很仰慕,盼望与之一见,但是李志坚知道,对于他而言,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建议是由他向阎锡山提出,但是他参与的太多,还是会引起人的猜疑,这和个人性格无关,而是人性使然。他在目前完全做好自己武人的本分即可以,时刻自我警醒不可处处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