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了。”皇帝心情不错。
赵启清清嗓子,道:
“月至中天照玉卮,中秋盛宴意酣时。盘中月饼香初散,案上蟹螯红正宜。烛火摇摇光影乱,桂香袅袅晚风迟。阖家笑语欢声里,尽享团圆无尽期。”
“好好好,非常好。”皇帝满意地点头,赏赐了他一些珠宝。
嫔妃们也对赵启连连夸赞。
“不愧是我们虹国第一大才子,文采斐然啊。”
“是呀是呀,五皇子可是在虹国诗词大会上夺冠之人。”
“虹国有此人才,是虹国之幸啊。”
皇帝喜欢的,她们就算不喜欢,也得喜欢,见风使舵是在宫里行走的必备素养之一。
赵启的母亲脸上有光,“那都是陛下教的好,不如这样,既是中秋家宴,让孩子们都为虹国赋诗一首,实在不会的,说点祝福的话也好,图个喜庆,陛下觉得如何?”
“爱妃所言极是,那就依你所言。”皇帝端起酒杯,靠在龙椅椅背上,悠闲地喝酒。
赵启默默回到座位,但他的目光一直看向赵磊和赵倾。
小小觉得此人有问题啊,难不成是在皇帝面前争宠?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位一直是胆小慎微的人 今日怎会主动赋诗呢?
而且,他不看我是什么意思!我不是皇帝的孩子吗!公主就不能说点祝福语了嘛!
小小感觉自己被轻视了,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这里,女子是不用读书识字的,公主不会作诗也很正常。
三皇子赵伟虽身有残疾,却也饱读诗书,吟诗一首,并不比赵启的差,也获得了皇帝的赞赏。
六皇子引经据典,虽不如赵启说得好,但是皇帝的滤镜摆在那里,重赏于他,不服不行。
最后,赵倾上去,他不会作诗,只能说几句祝福词。
“今夕中秋,月华流照宫闱。父皇下圣体康泰,治世之光辉如明月之恒照,德被四海,恩及苍生。”
“皇后娘娘凤体安康,母仪天下之德馨,与陛下情比金坚,共守这盛世鸿基。 ”
“愿我皇家,亲眷和睦,福运昌隆,千秋万代,共赏此中秋盛景,同沐圣恩嘉祥。”
“九妹也上来说两句吧。”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在故意的还是无心的,竟然明知赵晓晓从不读书学习,还叫她上去说贺词。
这是想让她跟诸位皇子作比较,让她难堪吗?谁不知道小公主被惯的大字不识一个,让她上去讲话,她能讲出什么来?
但是他一个大聪明应该没有这么邪恶的心思,只是单纯的没情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众人窃窃私语,虽然小公主可能说不出什么辞藻华丽的诗词来,但是最基本的祝福,类似于万福金安,龙体安康,国家昌盛这样的话还是会说的。
赵倾的母妃自然不能让公主下不来台,刚想替赵倾找补,小小就站起来了。
“父皇,晓晓也想为家宴献上贺词。”小小说自己想,不是轮到自己了,是在为赵倾开脱 也是表明自己的心意。
“哦?那晓晓就说说吧。”皇帝哈哈一笑,满眼宠溺,一看就是陪晓晓玩 并不觉得她能说出什么。
“虹光焕彩映琼楼,国盛家和福泽稠。中夜清辉照祥瑞,秋景团圆韵自悠。”
“父皇,晓晓说的好不好呀~”小小卖萌道。
“晓晓说的甚好,朕记得你从不读书,为何能说出如此优美的诗?”
小小自信抬头道:“那当然是晓晓懂事了呀,之前晓晓被可恶的弥国人抓走了,是父皇听到消息后就立刻来救我。”
“晓晓在路上非常担心父皇的安危,同时也对自己的无能感到自责。”
“如果我那天没有贪玩,偷偷跑出宫,是不是就不会被抓,如果我再强大一点,让弥国人望而却步,那她们是不是就不会绑架我,拿我当人质?”
“在那一夜之间,晓晓长大了,晓晓以后都不会顽皮了,晓晓以后一定会乖乖的,让父皇安心。”
“但是在宫里实在无趣,所以晓晓就让人找了一些有趣的画本来看,这才不知不觉学会了一些词句。”
皇帝对晓晓感到欣慰,“这件事不怪你,是弥国胆大妄为,你只需要开开心心的就好了。”
小小道:“我知父皇疼爱晓晓,也只四哥战胜弥国,所以晓晓还有一首诗,想献给父皇和即将凯旋的四哥。”
“好,说来听听。”
“玉殿琼筵列八珍,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