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铃铛上传来了求饶的声音。
“别念了喂,求求了,再念俺们儿就顶不住了!”
“哦?那现在能说人话了吧。”那人停下了法咒
“能能,道爷您收了神通就行!”铃铛说道
“行呗,那你说说这啥情况呗!”来的这人就是白天路过的年轻道士。
“话说300年前....”那个铃铛开始讲到
.....
等铃铛讲完故事,年轻道士便带着铃铛离开了这座道观,而随着铃铛出了道观的大门以后,整个道观包括观里的老道都瞬间成了灰烬。
这铃铛的本体是道观主殿旁的一株毛地黄,明朝永乐年间跟着郑和的宝船来到了这中土大路然后被随船的道士移栽回了观里。
道观里的人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道观也是倒了两次又被人重建了起来,直到最近的几十年,这株毛地黄终于生出了灵智,在他懵懂的那几年,道观里面住的是一个小姑娘,一个小男孩,和一个老道士。
又过了五六年,老道士发现了毛地黄的存在,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有事没事的在晒太阳的时候在脚边放上一本讲化形之术的道藏。
温和的午后阳光下,老道士躺在小院里小憩,微风习习,吹动他脚边的书页,好似有人在翻阅。
道观里的两个小孩慢慢长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观里会跑来一只小狗,有时候是一只小猫,一只小兔子,甚至有一次还飞来了一只孔雀,但是无一例外过了几天又突然消失不见了。
又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长大的男孩说要下山去从军。
“妹妹你放心,等打退了侵略者我就回来,到时候我们就成亲,生好多好多娃......”
男孩对抹着眼泪的女孩说。
男孩出发的前一夜,老道士把男孩叫进了房间,并且也叫了毛地黄出来。
于是第二天,男孩便带着这株通灵的仙草下山了。
又过了两年,毛地黄带着男孩回来了。
男孩投入了晋绥军,然后死在了抵抗外敌的战场上,而在那场战役里重伤的毛地黄毅然舍了本体想要带着男孩的地缚灵回去见女孩最后一面。
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如愿,男孩的地缚灵消散在了离观只有20里路远的地方。
而当毛地黄回到观里时,它也是油尽灯枯了,于是老道士便施展神通将它封在了观里的三清铃中。
当毛地黄从铃中苏醒的时候,老道士早已驾鹤西去了,观里只剩下一个老道姑,从她的自言自语里,毛地黄知道原来又过了好多年了。
观旁边的小山村里修通了公路,村子里的人慢慢也都搬走了,只剩下这个小女孩还在观里等着小男孩回来。
毛地黄没有现身,它不忍让小女孩的期盼破灭。
直到后来小女孩也快要死了,毛地黄也没有现身,但是他也不想小女孩死去,没了本体,它失去了随意移动的能力,只能依托这三清铃存在。
如果小女孩也离去,那么这世间就只剩下它一个了。
于是它便每日耗费着生命,维持着这道观里的一切,它就每天看着小女孩念经,扫地,吃饭,挑水,睡觉,又起床念经,扫地,吃饭,挑水,睡觉。
小女孩也每天念经,扫地,吃饭,挑水,睡觉,丝毫没有察觉为什么每天都会有那么些干柴等着她去劈,每天都会有新鲜的食物等着她去做,她只记得她要等一个人。
如果没有年轻道士的到来,再过个三五年,等毛地黄的炁力完全枯竭之后,这座道观便真的就消失在这世间了。
年轻道士听完毛地黄的故事后,问他愿不愿意随他下山,而后便把铃铛揣进了怀里。
.....
走前,毛地黄去见了小女孩最后一面。
“小婷,醒醒小婷,”
“嗯?”被唤作小婷的女子打着哈欠睁开了眼睛。
然后哭着扑进了来人的怀里。
“我回来了,以后不走了。”
“嗯!”女孩笑着答道,然后慢慢在男孩的怀里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