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供赞。
道教与关羽崇拜的关联始于宋代正一道,尤其体现于“盐池除妖”叙事,张天师召请了关羽击败了作乱的蚩尤。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而民间则有“关公当玉帝”的说法。部分道教信徒称关羽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接受此教义后,人们相继将许多玉皇庙改为关帝庙。道教徒还以关公的名义伪造了大量的经典,比如《关帝觉世真经》等。
大镜关帝庙位于黄浦区位于大境路259号,是上海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也是上海着名的道观。原本是上海城墙西门北称箭台,明朝万历年间建庙以供关帝,后几经重修。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上海道教协会所在地。
该庙朱栏高阁,高踞城楼。清王韬《瀛壖杂志》描述:城下“槿篱茅屋,古树丛篁”,“小涧平桥,纡回始达。旷土数亩,间植桃柳,暮春花开,朱碧相映,时当祓禊,士女如云”。并有诗称:“飞楼压城坳,雉堞屹环堵。下临竹千竿,风来势飞舞。”以“胜境烟霞”,被誉为沪滨八景之一。庙由景兴,香火旺盛。
在小说名着《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形象,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在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刘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25]。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蜀吴魏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死后曾经数次显圣,追吕蒙之魂,骂孙权,惊曹操。
此外,《三国演义》中以旁白视角叙事时,通常称关羽为“云长”或“关公”,极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国演义》中除了对皇帝称帝号外,亦只有关羽、刘备、诸葛亮有此待遇。
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大致与小说相同,只增加了对关公身世的描写。
在传统戏曲中,关羽属于”生“角,脸谱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间三粒,鼻子左右各两粒;七粒朱砂痣,红似点血,因此显得格外威风。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有《斩熊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屯土山》、《月下斩貂蝉》、《过五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