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就是特工或者军事间谍。按照这个意思,也有侦察的含义在内。
其实“忍者”这个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被叫“忍者”之前这个群体被称为“忍”,直到江户时代才正式被叫做“忍者”。
忍者,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种受过特殊机构施以特殊“忍术训练”而产生出来的特战杀手、特战间谍。在古代,忍者的地位远低于武士,战斗力也非常弱,且出身很杂,绝大部分为地位低下的农民。虽说忍者的工作绝大部分是间谍工作,但是刺杀行动少之又少,并且大多数是采用投毒之类的手段。
像日本武士的武士道一样,忍者也要遵循一套自己的专门规范,通常忍者都穿深蓝或深紫色的衣服因为这种接近夜空颜色的深蓝色和深紫色着装能让忍者比较不容易被别人发现。
忍者又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是专门策划整体作战步骤的;中忍,是实际作战的指挥头子;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特战部队,是在最前线作战的实际忍者。三者之间等级十分分明。
忍者世界中,有四项基本戒律:一. 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二. 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三. 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四. 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条最为根本)。
值得一提的是,忍者绝对不能“发福”,由于需要不时隐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悬挂在树上、屋内支柱上,只用手支撑自己的体重,因此,有人说,忍者必须注意不让自己的体重超过六十公斤。
许多人印象中总以为忍者每次出任务都是以黑衣蒙面的姿态出现,其实是受到武侠小说和电影的“物像化”影响。真正的忍者经常在出任务时不会像小说和电影所叙述的总是以黑衣蒙面的姿态出现,且经常化妆成各式各样的社会人士或各行各业的角色混入一般人群之中,作为自我身份的掩饰。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日本人:“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忍者是谁”,估计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说出“服部半藏”这个名字。
其实服部半藏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服部是姓氏,而半藏则是家族的世代相传的名号。准确点说,大多数人所说的服部半藏,实际上指的是“服部正成”,乃是服部半藏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服部正成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人物,乃是德川家康的家臣,也是当时德川忍者众的领袖,被誉为“德川十六神将”之一,人称“鬼半藏”。
服部正成实际一直以武将的身份侍奉德川家康,并不像我们在很多动漫或小说中看到那样是一个能够飞檐走壁神出鬼没的杀手,实际上他是一名非常武勇的猛将。服部正成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悍不畏死,屡次立下功劳,逐渐得到德川家康的赏识。因为在三方原合战中立下大功,从而被任命为伊贺众的首领。而伊贺众的士兵中有不少是伊贺的忍者,所以在后世的传说中,服部正成成为德川麾下忍者的代名词。
在织田信长袭杀今川义元的桶狭间一战之后,德川家康率兵进攻今川家。在进攻三河国西郡宇土城一战中,服部正成率领麾下的伊贺忍者七十人潜入城中,为攻下城池立下了首功。
关于服部正成,有这样的故事。家康的长子松平信康被迫在二吴城切腹。据说是已经被任命为天方山城守的服部半藏担当了信康的介错。但是半藏整个过程都伏地大哭,连刀都不能举起。(但这种说法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持)
而要说服部正成为德川立下最大的功劳,不得不提到“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乃是明智光秀毫无征兆的叛变,将自己的主公织田信长在本能寺杀害。当时京都附近都是明智及其党羽的部队,还有很多趁乱袭击落难武士的“山伏”〔即山贼,但大多由农民兼任〕,家康此行是受信长邀请,在堺市本是游山玩水,所以随从只有十余人,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自度不免的家康当场就要自尽,却被半藏劝住了:“只要逃回三河国,就是咱们的地盘了。请交给我吧,我一定护送主公安全抵达!”
半藏所以会有如此自信,因为当时伊贺、甲贺的忍者集团都被织田信长剿灭,残余势力正藏在群山中嗷嗷待哺,半藏有把握将这些没饭吃的老乡招出来帮忙。因此商定的逃脱路线,是从京都附近的宇治川向西进入伊贺国,穿过伊贺的崇山峻岭,最后从伊贺国白子港坐船逃离。
德川家康迁都至江户城时,半藏负责江户城西门的警备、因此这个西门到德川幕府结束都还有‘半藏门’的称呼。
1596年,服部正成去世,被安葬于安养院,这是当年服部正成为了供奉切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