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心里是既无奈又悲凉。
“别说20万我们一下子拿不出来。就是家里有这笔钱也不考虑了。算一下,我即便终身用药,也用不了20万,何必给自己添这么大的负担呢?”
父亲痛苦地低下头,父母亲显然也会算这笔账,只是他们太想根治这个病,摆脱天天打针的噩梦罢了。
父亲见志平不愿,也没再多说了。他慢慢的拿出一张报纸,递给志平小声地说“就是这广告,你再看看。”
志平拿过来展开一看,是一张《扬子晚报》,夹缝里一则南京军区医院的广告,上面写的是糖尿病多年肾功能衰竭,可以参考肾脏胰腺一起移植,成功几率要大得多,可以从根本上治好糖尿病。
志平看完后,更是摇摇头。对一脸茫然的父亲说:“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是肾功能不行之后的一种治疗方法。”
志平一时说不好这种方法叫什么,只是尽可能让父亲明白,就说是“肾功能衰竭了,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这下,父亲完全明白了,他想的20万就是个死马当活马医么,便连连摆手说:“那不做了,不做,那就必要了。”
志平看到父亲终于明白,便轻松地叹一口气。他轻声地叫了父亲一声:“爸…”
父亲“嗯”了一声,望着志平,等儿子说下去。
“爸,我最近在看中医的书籍,中医上这种病叫消渴,而且他是从身体情志失调,内分泌紊乱方面的诊断的。这一点我就特别相信,所以我决定用中医长期恢复。妹妹上次也说的窗口期,我前几天去问了医院的朱主任,他说西医是不认同窗口期的,他们只看化验单,看数据是不是在范围之内,所以西医是靠设备检测,然后用药物降糖。中医是调节身体糟糕的状况,达到各方面的平衡,然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父亲见志平说得头头是道,他完全明白儿子的意思,便满怀欣喜的说。那我们就不去了看西医,说着把报纸也扔了,他不管从中医还是西医,最后听到儿子说根治糖尿病就十分满足,信心满满。
三
这天父亲没回去,他想多陪陪志平,下班回来后,志平带着父亲要去外面吃,但父亲连忙摆手:“不去不去,就在食堂吃,就在食堂吃嘛!”
志平想到一辈子勤俭节约的老父亲,一顿也舍不得出门去吃,却要举债给他看病呢。
志平没办法,只好带他去了食堂。父亲给老师傅递了根烟,客气地说,孩子在这里添麻烦了。老师傅却不以为然,说小张这孩子很好。这时车间吴主任从屋里拿着饭盒出来,志平给父亲介绍说是主任,父亲连忙站起来,满脸歉意又小心翼翼地招呼:“孩子太小,多多包涵”。
主任说:“孩子很好,虽然有个毛病,但他一切都控制的很好,我暗暗的观察过他,很不错的。”
父亲疲惫而欣慰的神态,志平看的心里难过,父亲小声地唠叨着,像是个垂暮的老人。这几个月来父亲真不知衰老了多少呢。
这时车间主任告诉父亲,这种病他们村上就有一个人家的小女儿,便是这个病,发病的时候才十几岁,后来一直控制的很好,也结婚生孩子了。
这最后一句“后来结婚生孩子了”,一下子让父亲无限的激动期盼起来。他被糖尿病影响生育婚姻无望压抑的太久了,今天终于听到一个不影响生育的例子,父亲一下子觉得天晴了。他很认真的听主任说的每一个细节,然后主任说的那家人都在“合钢公司”上班,了解到的信息有限。
然而,父亲并不失望,他只是明确的知道有人确实没影响,他就觉得浑身有无穷无尽的动力了。
饭后,志平练完气功,回到房里时,见父亲趴在桌上,在龙飞凤舞地写字,志平凑上去看,写的是“不怕困难,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他想起年轻的父亲,总喜欢用笔在纸上随心所欲的写写画画,仿佛自己的思绪也就随着笔在稿纸上海阔天空。
父亲没读过书,只凭着在部队的几年里文化课,自己一辈子到哪里都喜欢用笔写写画画的。
看到这几个飘逸的字,志平心里也仿佛有了光一样,照亮了久久压抑而灰暗的心情。
晚上父子俩躺在床上闲话时,父亲又忍不住提了无数的问题,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说情志失调吧?也不完全,或者是基因有问题吗?
父亲不明白什么叫基因,志平便告诉他。比方说你和妈妈是老表,那就影响孩子的基因,因为不好的基因结合也会传下来。有可能就是这个问题吧?反正造成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