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的《朱元璋传》好看吗?
杨君笑笑说:“看起来是历史,其实是元末明初的社会经济结构,很多数据很有意思。”
志平便大吃一惊,他虽然没看过这本书,但他知道吴晗是历史学家,这本书按说也是历史类的,但杨君却看出了社会学。
便问杨君:“你读书时偏文科还是理科?”
“小学时数学成绩好,初中语文也上来了,现在不偏科。”
志平很佩服,便说:“有一种人是文理并重的,在生活中表现出有历史学者的淡泊通透。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按部就班,不慌不忙。”
杨君一听就笑得抬不起来头,说:“文理并重的人是有,你认为学历史的人通透,事实上是吊儿郎当。而学数学的给人印象人往往很刻板。”
志平于是想起一件关于数学家的故事,连忙说:“是的,有个数学家养了两只猫,一大一小,有一天他特地给两只猫开了两个门洞,大猫进出大洞,小猫进出小洞。他的仆人看到后说,为什么小猫不能钻大洞呢?”
杨君一听,更加笑得乐不可支,他半天才抬起头来说:“数学思维就是这样的,一是一二是二。但数学说到底还是一种大美,是简约的美。数学是用最少的办法把事情办成,所以数学的大美就在于简单,有效。可你刚才说的大猫小猫的事,又确实是数学家最容易考虑需要打两个洞的。”
“那不是很奇怪吗?”
杨君点点头,他说文学的美是加法,是繁荣多变和不确定的美,但数学是简单到极点的美,也是肯定的美。
“那文理还是相反的了?”
“不是相反,而是相辅相成,你看看这本《朱元璋传》,用文字来讲述那段历史,肯定是文科生。但又把元末明初的社会说的透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城市,乡村,人员结构,方言俗语,农业基础,城乡的二元结构,都要靠强大的逻辑思维去引用,考证。所以说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能把历史写的不枯燥,需要文采。又把历史说的脉络清晰,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所以,不要偏科,有表达能力,有思维清晰才是王者。”
志平听得发愣,想想也确实如此。杨振宁从美国回来,还津津乐道他的高中语文试卷考了90分,作文几乎满分。
今天晚上,是志平遇到一个真实且意外的同事呢!
等会志平又看到一本成绩成本会计,上面签了周艳萍,而周艳萍是财务部的一枝花。只是她业务能力不强,总是找杨君代做报表,遇到财务难题。周艳萍只要一喊杨君,杨君便笑眯眯跑过来,结算中心的大姐姐们没事就拿杨君开玩笑,杨君也不辩解,很享受被她们八卦一下。
现在志平看到杨君拿着周艳萍的书,就觉得两人还真有故事呢?
他又觉得奇怪,杨君说话结巴,长相普通,却要跟财务一枝花相好起来,真是让志平既感叹又佩服。
然而杨君却对周艳萍的书格外小心,他仿佛很期待明天给周艳萍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