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多问,本来没有的事问着问着就有了。
志平干脆说:“那我们去销售科,哦不,现在该叫销售部了。”志平边走边兴奋地告诉吴镇,
今年环湖公司改制后,一帮年轻人委以重任,志平现在是财务结算中心的,属于财务部直属管理。三楼还有个预决算中心,财务人员现在大量招人。他问吴镇要不要过来,吴镇笑笑说,暂时不来,等他找个老婆再考虑去哪里。
两人说说笑笑就来到销售中心。花二姐穿的藏青制服。系一条红蓝相间的条纹丝巾,显得优雅。她看见志平和吴镇走过来,马上起身相迎,满面笑容地看着吴镇,问志平道:“你俩还是同学呀?”
“当然了,如假包换。”
二姐夸张的咯咯笑了起来,半天才收住笑容说:“那好,那好啊,以后常来常往,我们企业之间也要信息共享,有机会再合作嘛。”
二姐俨然又是一副领导的派头说话,瞻前顾后,滴水不漏。四人坐下来的时候,二姐给餐饮部打了个电话。要求按照经理级别的客户办一桌接待,记在销售部招待费用上。志平看到二姐熟练地做出一副很有派头的指示,志平想这不过是业务单位上面的正常往来。
志平太了解销售费用一直降不下来的原因。他们总是招待好市里来的客人,本着越高档越重要的原则,他们自己脸上也有光,自己以后再去市里,对方也是盛情招待呢。志平慢慢习惯了这种公器私用,只是找不到机会,他也觉得有机会试一试,挺好。
中午饭点的时候,四个人一起下楼,穿着高跟鞋的花二姐在前面哒哒哒地走着,衣服上的饰件一路叮当作响,像是一只脖子上挂着铃铛的小狗。
三个小爷们乐呵呵的跟着,去了餐厅,志平发现,原来销售部的莫建平也来了。显然,他是花二姐早先通知的。二姐很客气地说:“今天是郑经理第一次来我们环湖,吴工也跟我们张会计是同学。所以我让莫经理也过来陪,等会马海波忙完了也来。大家都是年轻人,不必拘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说话。”
花二姐又变成了水泊梁山的孙二娘,笑着朝食堂后厨喊了一声“上菜”,志平恍惚听成上包子,还人肉的。
她脱去制服,撸起袖子喊道:“拿大碗来。”
小莫先是不清楚,大过年的谁来了,感觉就不像是客户。他在餐厅里边等边想,管他呢,先吃顿饭,混个脸熟,以后也有机会呢。
现在听二姐这么一说,原来是志平同学,他更加放开了。
马海波年后新换了一副眼镜,圆脸短发,精神干练,像是一个满腹书卷气的女教师。公司改制后,马海波分到宾礼部接待,这正是她擅长并喜欢的服务工作。此时的花二姐像是指挥家调控着酒桌上的气氛。郑亚飞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手,他一开始便示意吴镇不要喝的太快。
为了显示主人翁的豪情,二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一杯接一杯的满起来敬市里来的两位客人。二姐结束一轮,马海波,再接着来一轮。亚飞惊讶女生也这么能喝,他跟马海波毕竟是第一次吃饭,郑亚飞既不能拒绝戴眼镜的美女盛请,又担心自己喝多了会出洋相。
郑亚飞端着小酒杯,看着眼前落落大方的马海波说道:“今天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环湖是我们的榜样,环湖走出的每一个人也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先干了,如果有机会去巢州,热烈欢迎两位姐姐和在座的各位来飞华注塑厂指导工作。”
这套说辞是亚飞在心里默念好久才起身端杯说出来的。二姐听了心想亚飞比培训的时候能说会道多了,看来气氛到了,谁都可以一展身手成为演说家。
二姐还是谦虚地说:“别太客气,都是兄弟姐妹,一回生二回熟的,常来常往。”郑亚飞打着官腔,是礼貌地疏远。花二姐的大白话却显得坦诚直率,大家都融入二姐的语境里,仿佛是情同手足的兄妹,马海波也端着酒杯客客气气的干了,白皙的脸庞,微微泛着红晕,却是一副不胜娇羞的模样。直让亚飞不敢细看,又忍不住偷偷瞄一眼,有时恰好四目相对,马海波喝了酒的脸便越发红了。亚飞只觉得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花二姐只当马海波还没进入状态,时而矜持不语,时而含笑不动,只好自己又发起一轮进攻,没想到郑亚飞和马海波都在一起劝说“够了够了”,花二姐觉得马海波真是喝晕乎了,哪有做东的说“够了”的。
二姐便一个眼神递给小莫,小莫打开话匣子,他上半场的安静是在思考,如何找个机会融入他们的话题。终于明白志平同学是跟郑经理在一起,从巢州飞华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