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他老婆吴姐早已把这里打扫过了。因为久已不住人,房子显得破败不堪。志平住的二楼财务室,虽然内墙重新刷过涂料,房顶上的电线也装了白色线管,但依旧能看出这栋小楼的年代久远。志平放好行李后,吴姐早已做好安徽老家的饭菜。午餐在火车上简单对付一下的几个人,现在早已饿的肚子咕咕叫。十几个人都闹哄哄的进了不大的厨房,一个大圆桌房坐满了安徽人,大家说着老家土话,议论着巢州总部的前尘旧事,仿佛这里就是个“唐人街”,说最纯粹老家话,吃千里飘香——臭腌菜水蒸豆腐。
饭后,志平一个人去了会计室。他把带来的行李打开,鞋子和书依次摆放在墙根下,衣服挂起来,一包又一包的书打开来,散了一地,志平忍不住蹲在地上翻看半天。从《傅雷家书》里关于音乐,艺术的精彩文字让志平心动不已,自己从安徽带来江西,那些经典的精神食粮,从来就没曾断过。
志平觉得自己关起门来的一个人世界,恍惚还是在总公司二楼的出纳房。仿佛窗外还是一条长长的玻璃幕墙走廊,王欢在黑暗里悄悄的溜进来。可志平一睁眼,看到粉刷过的白墙就明白这里是千里之外的江西共青城了,不知过了多久,志平又困又累地睡去。
三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厂长和车间黄主任,财务张志平、销售姜姚,刘新兵组成的九江分厂管理层,将要从生产、财务、市场几个方面展开九江分公司的渔网业务。根据总公司的文件精神,第一阶段九江分公司以常规产品为主,异型产品和销量10万以上的产品均从公司直发客户。销售以抢占市场为主,必要时可以不计成本。
等到第二阶段条件成熟上生产线,再复制共青城模式启动华南市场。治理一个厂和治理一个家差不了多少,志平都认为不过是抄作业的模式,见贤思齐是一个人骨子里的动力,志平上小学就会抄作业了。
高总办公室的文件总是那么振奋人心。但念文件的马国兴却照例是一副老牛拉破车的不紧不慢,传达的气氛也是乡下日暮归来。这让志平忍不住想自己看文件,他等老马念完文件后就去了姜姚房间,关上门来聊一会马国兴。姜姚说只要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没必要说出来,他说志平以后会明白老马不是最慢,还有更慢。高老板用人自有他用人的道理。志平沉默半天,深以为然,也觉得自己以后不要着急,山不转水转,一切都在变,看不惯的也在变呢。
心平气和下来后,志平再匆匆回到办公室,便感觉步履轻盈,心情舒畅。
这天志平收到王欢从巢州寄来的信,既喜悦又惊讶,来九江才一个星期还没到就收到王欢来信。
一个星期,他还没给王欢去过一封信,王欢又怎么知道这边的地址呢?
志平打开信来才明白,原来志平走后,王欢就经常去办公室帮忙,缪大姐记录了高老板去江西的行程,王欢看到了共青城地址。
王欢在信中称呼志平为茭白,志平不禁笑意浮上嘴角,那是他们有次在出纳房间里,志平说白胖的王欢像是个剥开的新花生米,忍不住亲一口的。
王欢便笑着举起双手做势撕他的嘴,并取笑志平又高又白,那就号称“茭白”好了。两人就又笑着抱在一起,之后他们好久没用这个称呼,没想到今天收到第一封信中却称他为“茭白哥”,瞬间又把志平拉到两人打打闹闹的美好时光里。
那封信里,王欢还提到志平喜欢过马海波,那现在马国兴又是江西分公司一把手,如果当初他跟马海波成了,现在岂不是“上阵莫过父子兵嘛”。王欢还在这句话的后面画了个生气的圆脸,志平眼前便浮现王欢淘气的模样。
志平心想,这一天天的瞧不起马国兴,两个云泥之别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家人呢?
在总公司很多人知道他和马海波昙花一现的恋情,志平在环湖时没人说,现在他离开环湖,背后少不了有人议论。志平看完信后就立马给王欢回了一封。把九江分公司热火朝天的干劲告诉王欢,说到老马的保守和顽固不化,姜姚虽年轻而老辣成熟。刘新兵虽野心勃勃,但也有所收敛带头苦干。志平心里一直认为姜姚是他学习的榜样,他们过从甚密,引为知己呢?终究没说姜姚带他一起发财的话。
自此以后,志平只要想给王欢写信了,拿起笔来就写,即使出差在外,在不同的城市,也会给环湖车间去一封信,告诉王欢他的见闻和感受。这让志平感觉自己的文字水平飞速前进,看到以前的文字那么稚嫩,像是上了初中后翻出小学三级的作文来,怀疑不是自己写的。
频繁通信,写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