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华大表哥那里借了两万块钱,付了供电局那套房子的首付后,吴镇口袋空空了。
他想到市区里,从此以后就有个自己的家,那没钱也就无所谓了。
未来日子还长,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了,何况现在还有个小静在身边呢。
吴镇在供电局买了房子后,黄静父母深感意外,他们本以为吴镇过完年后只有那么几万块钱了,勉强凑个彩礼,然后他们风风光光的把女儿嫁过去。
当得知两人悄悄的按揭了一套房子,以后每月还要还房贷,黄静妈绝望了,抱怨到这叫什么日子呢?按揭是什么鬼东西嘛?
晚上黄静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一脸乌云,就想问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又不想搭理女儿。她觉得小吴房子都买好了,更觉得是一种特别的挫败感。
黄静庆幸年前吴镇跟她看房都是悄悄的进行着,吴镇当时还提醒她,买房子的事不到最后不能说出来,会引起她家的“地震”。当时黄静不以为然,但现在看母亲铁青的脸就又想起吴镇交代的话,心里便觉得世上最了解他和能保护她的人还是吴镇。
父亲并没有那么生气,只是想了解如何这么快就买好房子,房价多少钱。黄静等妈稍稍平静了些才说,都是大表哥帮的忙,房价从十万还到八万一千八,她们只有两万多,首付不够,大表哥借了钱,借了多少钱就不知道了。
父亲一言不发,他听到女儿说她们只有两万多的话,便想到虽然黄家没拿钱,但本来预计的彩礼肯定少多了。于是他坚定地说:“买房是好事,但房产证必须有黄静的名字。很多事能有大表哥厂长帮忙,小吴还是很受厂里重视,所以不必太纠结。”
作为父亲他不想在彩礼还是房子伤脑筋了。
他看到小静,儿子和老婆都过来吃饭,就很满足。
儿子很高兴,盯着女儿问姐姐的房子多大,几个房间,几楼?老黄不禁笑了起来,毕竟,农村人,没几个能在城里买套房呢。他早已不再生气,他认为小吴以后还是有点能力的,小静过去不至于太吃苦。
黄静小心地给母亲盛好饭,父亲还是照样喝点小酒。母亲又开始说到小静不听话,整天不回家,又恍惚听到小吴家很穷。老黄并不觉得家穷有什么不好,穷人的儿子早当家。然而黄静妈的抱怨像是停不下来,说买房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家里说一声,是不是就看不起她家呢?是不是就看不起她这个开的代销店的?还是看不起她这个女儿?
这句话让正喝酒的父亲很反感,厌恶地说:“好了好了,别叨叨了。”
母亲大声的说:“怎么了?我就要说从小就不教女儿好。你现在看吧,八字还没一撇,就这样飞了。就是养头猪还能卖点钱,养她这么大,有一点点用吗?”
老黄听到老婆子说他从小就不管教女儿,气的把筷子就会咣当一声扔了,又举起手来作势一巴掌打下来,但手停在空半中,没落下来。黄静妈倒是呜呜地哭开了:“你打我呀,我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一把屎一把尿的盘大,现在不声不响成了人家人了,买个房子还要借银行钱,一进门就帮着还钱,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啊,是都是你教坏的,呜呜。”
黄静惊恐的看着父亲愤怒又无可奈何的神态,她一句话也不敢说地退进房里。母亲哭了一会,朝屋里的黄静说你明天就不要出门了,哪里都别想去,就呆在家里,坏怂如果拿不出两万块钱,别想跨进这个门。
母亲哭到最后却无比清醒的下了这道决绝的命令。父亲不喝酒了,他没觉得自己在小静的成长过程中不称职,后来的小静与其说是女儿,勿如说是朋友,她有时候就无端的想抱一抱小静,那是隐藏在父爱的名义下,他觉得是别样的感受。
这是朋友般的感受,他才觉得小静嫁给吴镇,先买套房,再两人奋斗还债是如此的美好,他忽然恶心老婆子把女儿当做商品,要卖个两万块钱的。本来小吴家境贫寒,能白手起家,在市里有套房已经是超过许多年轻人了不起的壮举了,再要两万彩礼就过分了,黄静爸爸迅速的摇摇头,像要甩掉一只左右盘旋的苍蝇。
黄静看到父母对买房的不同反应,才觉得母亲真要是为她的幸福考虑,就不该对买房子的事有这么大的激烈反应了,母亲还是在纠结彩礼了。她只能冷冰冰地想到妈是妈,她是她了。
在考虑家庭成员的利益时,永远是小弟在前,她在后。想到这些,黄静心中不禁悲哀,她觉得自己本来就像个在水面随风飘荡的浮萍,这里只是她长大的家,以后她将随风飘到哪里,谁会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