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赵铭带着老吴的儿子小吴,早早出了府宅。
“郎君,咱们要干嘛?”
“不干嘛,随便逛逛。”
赵铭说着,来到卖胡饼的摊子前,买了两个,递了一个给小吴。
“谢谢郎君。”
小吴接过,开始吃了起来。
他今天跟着赵铭出来,可是有任务在身,那就是看好自家郎君。
不能让他惹事,这里可是长安,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惹到了不得的大人物。
另外一个就是不让自家郎君败家,这可是老爷亲自交代的任务。
“小吴,你知道长安最好的酒楼是哪家吗?”
小吴挠了挠头,“郎君,我不知道。”
“也是,你都没来过几次长安,怎么可能知道。”
随后,赵铭就开始漫无目的的闲逛了起来。
大街上没有多少百姓,有些冷清。
这也正常,玄武门的事情才过去没有多久。老百姓们没事,都不想出门。
走了一会,赵铭找了一人,询问平康坊在什么位置后,带着小吴往平康坊方向走。
“郎君,咱们还是先回家吧!”小吴一听要去平康坊,立刻劝说。
饶是他没有来过几回长安,可平康坊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
“这么早,回去干嘛!”赵铭头也不回地说道。
“郎君,我可是听说,平康坊就是一个销金窟,咱们可不能去。”
赵铭停下脚步,转身,“你小子不会是认为郎君我要逛平康坊吧?”
小吴没有说话,只不过看赵铭的眼神,无疑说明他就是这么想。
赵铭翻了一个白眼,“现在可是大白天,你见过谁大白天去逛平康坊?”
“我是想要去平康坊附近看看,那里有没有好的酒楼。”
说完,赵铭不再理会小吴,继续往前走。
平康坊位于万年县,紧邻东市。
这两个地方,都是有钱人逛的地方,赵铭想着长安目前最好的酒楼,应该也会开在这附近。
差不多到了中午时分,两人才到平康坊附近。
平康坊西面的务本坊,就是国子监所在位置,东面则是东市。
一到这里,明显热闹许多。
逛了一圈,又询问一番之后,赵铭带着小吴,踏入了知味楼。
知味楼,长安城公认最好的酒楼。
“我丢…这么贵?”
得知这里面最便宜的一道菜,都要五十多文钱,赵铭瞬间不淡定了。
现在粮食的价格一斗是4文钱,一斗大约有12斤。
五十多文钱,可以买十多斗一百多斤的粮食了。
“郎君,这可是整个长安城最好的酒楼,来这里用餐的都是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
小吴低声提醒,赵铭反应过来,不再多说。
点了两个知味楼的招牌菜,一共花费两百六十三文。
吃完出来,赵铭心中有了底。
知味楼所谓的招牌菜,一道菜就要一百多文,实际上就是煮的羊肉和烤的羊肉。
算成本的话,两道菜不会超过三十文。
暴利!
知味楼现在已经坐满了人,每桌最少都是两人,大多数都是四人以上。
一桌消费最少一百文,包厢最多可以消费几贯钱。
取个中间数,平均每桌消费四百文,利润就有差不多三百五十文。
除去包厢,就只算一楼五十多张桌子,中餐加晚餐就能够卖出去一百桌。
即便是没有计算翻台率,光是一楼大厅,一天利润就有三十五贯。
“郎君,咱们接下来干什么?”
赵铭看着小吴一脸回味的表情,问道:“你觉得知味楼的菜怎么样?”
小吴舔了舔嘴唇,“实在是太美味了!”
“郎君,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不愧是名满长安的知味楼!”
“可惜就是太贵了!”
赵铭撇了撇嘴,“等我酒楼开起来,到时候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味。”
“走,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酒楼要出手。”
知味楼附近,其他的酒楼不少。
赵铭随便走进一家,小厮立刻迎了上来。
“客官里面请!”
“你们掌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