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罢,冷哼一声。
这种事情,他一听就明白其中的猫腻。
一旁的长孙皇后,明白他是因为世家如此行事在生气。
“二郎,你也不必动气。”
李世民坐了下来,不满的说道:“世家行事越来越嚣张了,还有那个万年县令。”
长孙皇后没有接话,涉及到朝堂的事情,她从来都不干涉。
“王德,你让人关注此事,不过不要出面干涉。”
王德躬身行礼,“尊圣人口谕。”
李世民摆了摆手,没有就这事再多说。
要不是这事里面有郑家的影子在,他不可能为了赵铭这么一个小商贾,让王德关注。
而另外一边,小吴在自家郎君被抓走之后,也开始按照赵铭的吩咐,关闭酒楼离开。
小吴带着钱,开始在长安城中,到处找乞丐。
每找到一名乞丐,他就给上几文钱,交代他们一番。
“你记住了,只要你把我刚刚说的那些,到处传唱,晚间到永和坊废弃的城隍庙,我会再给你5文钱。”
随后,小吴又买上不少小食,遇到小孩子,同样教他们一段歌谣,然后分给他们小食。
小吴还在不停的找乞丐还有小孩子,长安城中,却是到处都开始传唱起了一段歌谣。
“郑氏豪门霸一方,权势在手眼放光。贪心不足蛇吞象,欲占酒楼黑心肠。
可怜酒家勤经营,无端横祸从天降。郑氏仗势来欺凌,百姓心中满悲凉。
小小酒楼血汗聚,郑氏豪夺不讲理。官府背后撑腰杆,公理正义何处觅。
郑家人人皆张狂,视民如蚁踩脚下。朗朗乾坤乌云罩,何时能把青天见。”
歌谣很快传遍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皆能哼唱几句。
郑家府邸,郑睿也知道歌谣的事情。
他都不用想,就知道此事肯定与赵铭有关。
这才把赵铭丢进大牢一天不到,如今满长安都就传出这样的歌谣。
万年县衙,县令韦固此刻阴沉着脸。
抓赵铭的命令,是他亲自所下,如今歌谣到处传唱,他也坐不住了。
韦固来不及等到下旨,出了县衙,坐上马车,准备去找郑睿。
抓赵铭,是郑睿让他所做,他需要与郑睿商量对策。
韦固出身京兆韦氏,虽比不上荥阳郑氏这样的一流大氏族,但也差不了多少。
世家向来同气连枝,所以郑睿找到他的时候,一听只是抓赵铭这种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郑睿在听到韦固来访,连忙出去迎接。
没有多余的寒暄,韦固坐下之后,立刻问道:“郑兄,现在外面传唱的歌谣,你都知道了吧?”
郑睿脸色难看的点头,“我也是刚刚听到下人禀报。”
“郑兄,你对此可有对策?”
“呵呵,韦兄你不必着急,这事想来是那赵铭脱不了干系。不过就是想要利用民间的舆论,对我们进行逼迫。”
韦固见郑睿并没有慌张,脸上的焦急之色稍缓。
“那郑兄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可不能让那歌谣继续传播了。”
“韦兄,那赵铭也太过天真,以为凭借一首歌谣,就能够让我们忌惮。呵呵……”
韦固一听,郑睿这是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啊。
“郑兄,可不能让歌谣继续传唱下去了,不然我们会很被动。”
郑睿一脸自傲的说道:“韦兄,就算传唱又如何,难道因为一首歌谣,还真有人敢过问此事?”
“可……”韦固还待说什么,郑睿继续说道:“韦兄且稍安勿躁,这歌谣最多就传唱一两天,咱们不必理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是郑睿没有脑子,而是他自信,甚至是自负。
对他自己家族的自信,在他看来,区区一首歌谣,根本奈何不了他什么。
韦固此刻也明白了郑睿的意思,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如此嘛。
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商人,还能够掀得起什么花浪?
随后,韦固与郑睿,开始聊起了其他。
皇宫,王德也正在向李世民汇报。
“大家,现在民间到处都在传唱一首歌谣。”
李世民头也不抬的问道:“朕不是让你关注一下郑家转手酒楼的事情吗?”
“大家,这歌谣正是与此事有关。”王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