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遇到什么问题了?”赵铭随口问道。
长孙无忌随即把早朝上,遇到的问题,讲述了一遍。
“所以说,齐国公你的意思是,现在找不到那么多的活,让灾民们去做对吧?”
长孙无忌点头,“是啊,现在就是愁,如何才能够让灾民都能够干活挣工钱。”
赵铭放下筷子,问道:“那个…我能知道,现在朝廷能够拿出多少钱啊?”
李世民立刻说道:“今早百官都踊跃捐了钱,统计下来一共筹集八千多贯钱。”
“民部还能够拿出两千贯,朕的内帑也能够拿出一千五百贯。全部加起来,差不多一万两千贯。”
赵铭忍不住摇头。
穷!
太穷了!
“齐国公你说灾民预估有三四万人,对吧?”赵铭问道。
“没错,这次逃难到长安的灾民,预估有三万多将近四万人,后续如果暴雪持续的话,可能还会更多。”
赵铭立刻摇头道:“那这钱就完全不够了啊!”
“咱们姑且按照四万灾民来算,能够顶着风雪,一路逃到长安的人,肯定老弱没有多少了。”
赵铭的话,让李世民他们面黯了下来。
这么冷的天气,一路逃过来,不知道途中有多少的老弱,熬不住死在途中。
赵铭不想说太多这个悲伤的话题,继续往下说道:“这样一来,到达长安的灾民最起码有两万多到三万人,都是可以做工干活的。”
“现在到明年开春,还有三个月时间,按最低的工钱标准,一人一天怎么也要三文钱对吧?一个月就是一百文,三万人一个月,就需要三千贯。三个月的时间,光是工钱就需要近万贯。”
“那不是刚刚够用吗?”李世民问道。
赵铭摇头,“陛下,若是只开工钱,确实够了。”
“可问题是,现在不是需要安排所有的灾民有活干吗?”
长孙无忌面色一动问道:“小赵郎君,你是想到了怎么安排灾民的法子了?”
李世民和李靖立刻眼含希冀的目光,看着赵铭。
赵铭没有啰嗦,当即说道:“要安排这么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修路铺桥这些。”
“对啊!”长孙无忌一拍大腿,兴奋的说道:“小赵郎君这个想法好。”
“这要是修路铺桥,别说三万人,就是四万五万人,都能够安排得下去。”
李世民脸上也露出思索的神情,开始考虑如果修路的话,要修哪条路最好。
“齐国公,修路铺桥确实可以把所有灾民都能安排去做工,可工钱有了,材料呢?”赵铭问道。
“这……”长孙无忌哑然,他刚刚一时高兴,把这个问题提都给忽略了。
长孙无忌开始独自琢磨了起来,修路材料该怎么来。
“赵小子,你有没有办法?”李世民问道。
赵铭摇头,“陛下,这我哪里有办法啊!”
见大家都已经吃好,李世民来到牢里,逛了一圈,主要是看看李靖所说,赵铭给自己改造的牢房。
“你小子是要打算把牢房当家啊!”李世民调侃道。
“嘿嘿……没有。”赵铭挠头装傻。
“朕看你小子在这里过得不错,要不就在这里过元日?”
赵铭连连摆手,“别,千万别!”
“陛下,咱们当初可是说好了的,我就住半个月,你放我回家。”
李世民只不过是调侃几句,不过见到赵铭把书桌都搬来牢房,还有笔墨纸砚等等。
“嗯,我看你这书桌都搬进来了,怎么没有看到书?”
赵铭想也不想的说道:“陛下,我打小看书就头疼,这书桌就是搬进来当个摆设。”
“不读书怎么可以,朕回去就让王德给你送几本书进来。”
李世民本就有让赵铭入仕的想法,现在送书就是有意培养赵铭。
“陛下,还是不要让王内侍跑这一趟了,送过来也是浪费。”赵铭是真心不想看,一大堆的之乎者也,他看得头疼不说,还不知道书上讲的是啥。
“浪费?”李世民立刻用不容反驳的口吻说道,“赵小子,朕告诉你,到时候朕要亲自考问你看的内容。”
“要是答不上来,朕就让你在这里面一直待着,直到你看完。”
“啊,不是吧?”赵铭顿时急了,“陛下,我要是不出去,兰桂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