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铭见到庄户拿出来的犁时,一拍脑袋。
“哎呦,我去!”
“我怎么把这个好东西给忘记了?”
现在是贞观二年,曲辕犁这玩意还没有出现。
人们耕地都是使用的直辕犁和长辕犁,还要两年后定州一带才出现了早期的曲辕犁。
“阿耶,咱们家耕地都是这样的吗?”
赵至任上下看了赵铭几眼,“铭儿,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个?”
“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赵铭主动询问农事有关的问题,赵至任内心很高兴。
儿子长大了,知道关心农事了!
“阿耶,我回去有点事,明天再过来。”
赵铭说完,带着小吴急匆匆离开,看着赵至任一头雾水。
“这孩子,一阵一阵的,也不知道要干嘛?”
赵至任摇了摇头,随后不再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到了犁地上面,这才是正事。
赵铭很快来到制糖工坊,找来纸笔。
很快,赵铭把曲辕犁的各部件全部画了出来。
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每一样都画得很仔细,并且标注了尺寸。
画完后,赵铭又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带着图纸找到段纶。
“段尚书,我有些东西,需要你帮忙让人打造出来。”
说完,赵铭把图纸递给了段纶。
段纶接过图纸,低头看了起来。
“小赵郎君,我看你画的这个有些像是犁,可又不太像是犁,你打造这个做什么啊?”
赵铭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我刚刚不是和我阿耶,去参加‘耕牛祭’嘛?”
“我看那些庄户犁地,不但要两头牛才能拉得动犁,还需要几个人才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还很慢。”
“我就想着说,做一个省力速度又快的犁出来。”
段纶听罢,连连摇头,“小赵郎君,咱们要不还是把精力放在制糖工坊上,争取早点正式开工。”
段纶说的很委婉,不过意思却很明确。那就是赵铭这想法,在他看来,无异于异想天开,完全不现实。
赵铭也不和段纶争论什么,只是说道:“段尚书,你就让工部的工匠加紧打制出来吧。”
“我向你保证,只要这新式的犁是工部打造出来的,你将会获得巨大的好处,说不定到时候,段尚书你就会真正执掌工部了。”
段纶看着赵铭一脸不容置疑的样子,内心也有些嘀咕。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人打造出来,不知道小赵郎君你什么时候要?”
段纶虽然对赵铭刚刚的话半信半疑,不过之前赵铭帮他在李世民面前说话的情谊,段纶一直都记在心里。
就算是没有好处,赵铭开口了,他也不会拒绝。
“这新式犁也不复杂,明天能够打造好吧?”赵铭问道。
段纶看了看图纸,想了一下道:“嗯,现在回去安排工匠做,加急一些能够做出来。”
“那就麻烦段尚书你了。”
“小赵郎君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
段纶也不耽搁,带上图纸离开。
第二天,赵铭刚刚安排工人,开始试着生产白砂糖,段纶就到来。
赵铭当即兴冲冲的小跑过去。
“怎么样?做出来了没有?”
段纶微微一笑,指了指身后,“小赵郎君,你看看做得有没有问题。”
赵铭没有废话,立刻跑到新式犁旁边,一边上手摸,一边口中夸赞。
“没错,就是这样,工部的工匠手艺确实好啊!”
小吴也好奇的看着眼前这怪模怪样的犁,“郎君,你这犁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赵铭乐呵呵的道:“好不好,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走,带上犁,咱们去地里。”
新式的曲辕犁不算重,小吴直接扛在肩头,跟在赵铭身后,往昨日举行耕牛祭那面去。
段纶见状,连忙跟了过去,他也好奇,这新式犁效果到底怎么样。
春耕是大事,赵至任早早就已经来到。
见到赵铭和小吴到来,目光很快就放在了小吴肩头的犁上面。
赵铭也不啰嗦,“阿耶,你让人牵一头牛过来,试试这新式的犁怎么样?”
赵至任大量着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