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感兴趣的问道:“你自己更想要说真话还是假话?”
赵铭想也不想的说道:“陛下,这个我要看情况啊。”
“如果只有陛下你,那我肯定说真话,要是还有其他人在场,说真话会被他们骂的话,那我就说假话。”
李世民听完,对赵铭愈发的满意。
赵铭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憨憨愣头青,最起码知道说话要看场合。
虽然,现在这个场合,赵铭也不适合说这些。
不过,李世民觉得,以后可以慢慢教导。
“行了,关于你的封赏,你回去后等着就好。”
“哈?”赵铭一脸懵逼,他还以为被叫过来,是要当场封赏呢。
结果搞了半天,要他回家等着。
长孙无忌见赵铭的反应,连忙低声对赵铭解释了起来。
李世民没有当众封赏,这说明赏赐肯定不低。
赵铭听完,这才明白过来,如果有封赏的圣旨下来,流程很多。
首先就是需要中书省拟出旨意,经过门下省审核,然后李世民“画日”之后,发回中书省。
中书省把发回来的圣旨,照抄一份,并且签好名,再次由门下省审核,没有问题后同样签名。
签完名后还要再次送到李世民这里,经过李世民的批准,也叫“画可”。
“画可”后再次发回门下省,然后再次的照抄一份,李世民签了“可”的原件保存。
门下省侍中,会在照抄的那一份上面,在李世民写了可的地方,写下“制可”。
到此,这份圣旨才会发到尚书省,等到尚书省的从仆射到跑腿的读旨官,全部签字完毕。
读旨官这才可以带着圣旨,去向赵铭宣读圣旨。
赵铭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站在李世民旁边的王德,他还以为宣读圣旨这事,是太监去干呢。
搞了半天,还有读旨官这么一说,并且读旨官并不是固定的某个人。
像赵铭这次的封赏圣旨,到时候会由礼部下面的官员中,指定一人为读旨官,去赵家宣读圣旨。
赵铭不由有些期待了起来,不知道李世民会给什么样的封赏?
“要是能够获得爵位,那就再好不过了。”赵铭心中暗自想着。
此时时间不早,李世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交代段纶,加紧制造更多的曲辕犁,分发到各州县。
等到李世民让王德宣布,百官退下,赵铭第一个往宫门外疾步而去。
“小赵郎君,等等!”
宫门口,赵铭听到有人喊,回过头见到长孙无忌快步向自己走来。
“齐国公,叫我是有什么事吗?”赵铭疑惑地问道。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老夫正好今日要去兰桂轩,正好与小赵郎君同去。”
赵铭眸光微闪,随即道:“那我正好蹭齐国公你的马车。”
长孙无忌笑着点了点头,与赵铭走向宫门口,早早等待在那里的马车。
马车中,长孙无忌主动聊起他在南方收购土地的事情。
“小赵郎君,老夫已经命人在郑家种植甘蔗的周围,买下了大量的土地。”
“你说郑家会在何时,找老夫谈土地收购的事情?”
长孙无忌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赵铭。
这一次,因为是长孙皇后的交代,长孙无忌可是下了血本,若不是如此他断然不会押上这么大的赌注。
“齐国公,我还想着找个时间,和你说一说这事呢。”
赵铭知道长孙无忌在担心什么,既然对方主动询问,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齐国公,想必你也知道,我正在和段尚书一起,修建了制糖工坊。”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这事他也是通过妹妹长孙皇后透露,才知道一些,但知道的并不多。
赵铭要制作白砂糖的事情,目前处于保密的状态,知道的人就那么些。
“小赵郎君,老夫现在担心的是,郑家要是不愿意加价购买我手中的土地,我可就要砸在手里了。”
“齐国公不必担心,此事不管郑家买不买,你都不会亏。”
长孙无忌还待说什么,赵铭继续道:“这样,等到了兰桂轩,我再与齐国公你细说。”
长孙无忌苦笑道:“好吧,不瞒小赵郎君你,我可是把身家全部都拿出来了。
这要是砸在手里,老夫恐怕是家里人都养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