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完全不知道,因为自己提高大唐冶炼技术,会使得世家决定,暂时放弃针对自己。
不过,就算是知道,赵铭也不会在意。
即便世家不针对他,赵铭也会按照原来的计划。
对崔家、郑家、王家还有韦家,狙击他们的财路。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向段纶。
“段爱卿,石炭何时能够开采运到铁坊?”
“回陛下,臣今日早朝前,已经同韩尚书沟通此事。”
石炭开采,这事归民部金部司管辖。
金部司,不仅仅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也管理者京师东西两市,以及宫市的交易。
此外,各地开矿、铸钱和贸易的政令,也尤其掌管。
李世民当即看向民部尚书韩仲良,“韩爱卿,此事从速处理,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石炭开采出来,运到铁坊。”
,!
“回陛下,臣已命金部司郎中和员外郎,亲自赶赴同官,现场督促开采事宜。”
韩仲良连忙回答道。
李世民颔首,对韩仲良如此迅速配合,感到满意。
随后,李世民又询问了赵铭,铁坊之中的一些事项。
赵铭也都一一汇报了一遍。
等到赵铭回答完,房玄龄站出来,奏道:“禀陛下,如今铁坊也已开始试产,且有扩大了规模。”
“臣以为需要增加相关人员才是,切不可因此出了岔子。”
王珪一听,当即眼珠子一转,附和道:“禀陛下,臣也认为该当如此。”
这个时候,不少大臣也都回过味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增加人员,可不是说增加工人,那是工部应该考虑的事情。
他们附议,那是因为房玄龄所说的增加人员,意味着铁坊之中将会多出不少职位出来。
虽然那些职位,只是铁坊的管理岗位。
出了铁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利,但是却是有着品阶在。
这种岗位正好可以给自家后辈争取,当做是后辈进入官场的一个敲门砖。
王珪和韦挺他们,则是想要得更多。
除了为后辈谋得官职,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进入铁坊,方便获得冶炼技术。
李世民对此自然不会拒绝,当下开口道:“赵铭听封!”
“朕封汝为铁坊管事,统管铁坊诸般事务,一应人事调配亦由汝定夺。然朕亦寄予厚望,望汝能使铁坊大兴,铁产愈盛。”
“陛下,管事我可做不来!”赵铭想也不想的就拒绝道。
“你做不来?这铁坊管事,朕认为你最为合适。”
李世民说完,看向其他大臣,“众卿认为如何?”
房玄龄他们当即笑着附和,都说管事一职非赵铭莫属。
“陛下,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啊,这管事你让别人做行不行?”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