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协身死,但曹操并没有放弃挟天子令诸侯的想法,因此扣留着伏皇后与刘协的子嗣,照旧好生供养。
又让夏侯惇、夏侯渊、于禁等将领领军征讨袁术,意图通过讨伐叛逆,重塑声名,以传国玉玺重立新帝。
袁术本以为退守庐江,又得到吕布投靠,能够反攻寿春,不想此时面对的压力更加巨大。
不仅是曹操,江东孙策又一次发起征讨,想要将玉玺重新夺回去,告慰孙坚在天之灵。
刘备在汝南失利之后,前往刘表处寻求庇护。
刘表虽然接纳了刘备众人,但麾下文武都担心刘备对荆州图谋不轨,于是撺掇刘表借给刘备兵马钱粮,代替他去讨伐袁术。
袁术遭遇三家势力围攻,即便有吕布相助,也难以抵挡,部将纷纷转投他人,一时间众叛亲离,心中忧虑,竟然一病不起,最终呕血而亡。
曹操、刘备、孙策三家乘势猛攻,接连获胜。
孙策最终抢先一步,击破庐江太守刘勋,将袁术家眷俘获,几番搜索,终于重新夺回玉玺。
曹操派人前去索要,遭到孙策拒绝,两方大战一场,不欢而散。
刘表趁机派出江夏黄祖,支援刘备,两军会合,趁机占了庐江。
本想让刘备就此驻守庐江,抵御孙策与曹操,蒯越蒯良与蔡瑁都认为刘备不可不防,于是让黄祖镇守庐江,让刘备驻守新野。
就在诸侯为争抢玉玺征讨袁术的时候,河北境内也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
“主公,这是刘辩先前在邺城的起居生活记录。”
刘辩被拥立为北帝期间,生活起居都按照天子规制进行,袁绍又担心刘辩心生不轨,于是让人暗中详细记录他的行踪。
秦炎怀疑刘辩情绪不稳定,有时状若疯癫,不仅是因为长久压抑,还有其他的原因,因此才会让崔琰将刘辩起居记录寻找,想要寻找到一些线索。
“这里面记录都十分详细,但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秦炎仔细翻阅,眉头紧皱,在这份记录中,他发现了一个几乎被他遗忘的东西—五石散。
“季珪可知五石散?”
秦炎将书简中许多地方标注出来,崔琰这才发现,竟然都是与五石散相关的记录。
“此物本是张仲景研制出来用于治疗伤寒的药物,但有传言此物能够让精神陷入恍惚与忘我的境界中,排解心中忧愁。”
崔琰对于五石散有所耳闻,只是了解不多,多是旁人传言。
“刘辩在袁绍监控之下,战战兢兢求生,偶尔服用本来也是正常,但如此频繁的次数,显然不正常了。”
“主公的意思是,这五石散长期服用,对人有害?”
崔琰敏锐的察觉秦炎话语中的含义,但还是有些不相信,认为有些危言耸听。
“季珪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求证,也可以将此事告知董奉先生,想必他也会很好奇。”
崔琰自然不会因为秦炎一句话就轻易相信,于是离去,让人寻找服用五石散的人求证。
五石散这种东西,价格不算便宜,因此寻常百姓除非生病,极少用到,平日服用这种药物的,只有达官显贵,风流名士或是大家族的子弟。
如此想要求证,也并非难事。
董奉听到崔琰的话,也产生了兴致,相较于表面的观察,他作为一名医生,自然有更准确的求证方式。
很快,他们就震惊的发现,这五石散当真存在弊病,因此迅速重视起来。
“主公当真明察秋毫,竟然能够从一件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上发现如此要紧的事情。”
接着,董奉就要将他这几日对服用五石散的人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详尽汇报出来。
秦炎没有让他立刻汇报,而是将麾下文武将官全都召集,十分郑重的让董奉将他的研究发现告诉众人。
“食用五石散之后,会全身发烧,之后变冷,但不能静卧,而是需要走路缓解,不能吃热食,穿厚衣物,而是要穿薄衣,吃生冷食物,以凉水浇注身体。”
“除此之外,便是饮热酒,酒越醇越好。”
“还有,服用五石散之后,皮肤也会变得敏感。”
“至于精神方面,也会让人感觉如痴如醉,似有致人迷幻的效果。”
为了让众人相信,秦炎还特意让董奉寻来一个长期食用五石散的富家子弟。
众人听到董奉的话,都是一阵心惊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