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炎罢兵,开始整顿生息。
曹操得以喘息,但一刻也不敢停歇。
“主公,张鲁汉中要地,实在浪费,我军不如现在派遣使者前去招揽他,只要张鲁肯投降,那我军就能扼住西凉与益州的咽喉。”
荀攸担忧孙权会被背弃盟约,将目光放到益州与西凉,建议曹操谋取汉中。
“所谓先礼后兵,主公可让使者先行,再派一军陈兵边境,若是招揽不成,也能快速发动进攻。”
程昱在一旁补充,又举荐董昭作为使者,让钟繇与夏侯渊可为领兵的将领。
曹操听从二人的建议,让董昭先行,钟繇与夏侯渊领兵五万,陈兵安阳。
“汉中杨氏乃是世族大姓,公仁去到汉中,可以先去面见杨松,此人十分贪财,见利忘义,其后不用我多言,公仁也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临行之前,程昱找到董昭,给他提供了一些情报,让董昭十分感激。
顺利到达汉中,董昭按照程昱的嘱咐,先让人与杨松取得联系。
听到是曹操麾下使者,杨松目光流转,思绪快速转动,而后让家丁将董昭请进府邸。
董昭对于杨松也有所了解,送上了许多金银,又对他许下承诺。
杨松早就心动,一口答应下来,等明日见到张鲁,当然会联络同僚,替董昭说话。
有了杨松的帮助,张鲁竟也有些意动,他久居汉中,处在刘璋与马腾韩遂之间的夹缝之中。
“不可,曹操势力不比从前,连许都都丢失了,我军虽然不及曹操,但凭借汉中险地,自保无虞。”
张鲁的弟弟张卫站出来反对,让张鲁打消了想法,听闻曹军已经陈兵边境,于是让张卫与杨昂领兵前去抵御。
曹操大破张卫,斩杀了杨任,张卫连夜逃走。
张鲁心中恐惧,于是开城献城,投降曹操。
马腾得知张鲁投降曹操,大为恼怒,刚刚降服韩遂,本想征讨汉中,不想被曹操捷足先登,于是亲率大军十万,攻取汉中。
曹操让夏侯渊坚守阳平关,抵御马腾。
此时韩遂刚被马腾降服,心中尚有不臣之心,又在曹操的暗中挑唆之下,重新反叛,最终与曹操在阳平关下联手将马腾射杀,领旧部诸将投降曹操。
于是曹操又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凉州诸地。
马超接到马腾死讯,怒火中烧,起兵十万,杀向汉中,要为马腾报仇雪恨。
就在曹操坚守汉中,与马超对峙的时候,刘备早已按捺不住。
派遣诸葛亮前往建业,面见孙权,说服他将南郡之地借给刘备。
“主公就不怕刘备借了南郡,趁机进入川蜀,成了气候,到时南郡只怕有借无还。”
麾下谋臣劝谏孙权,此事孙权连周瑜都不曾知会,就已经做下决定,众人都以为实属不智。
“我军如今谋取徐州才是紧要,曹操自荆州得汉中,又占据凉州,势力大涨,凭我军在南郡之地,若是他大军来袭,难以抵挡,不如将南郡借给刘备,让他进行牵制。”
“即便是他日后入了川蜀,我军亦能扼住其出蜀的道路。”
孙权心中对于曹操也开始警惕起来,曹操能够凭借短暂的喘息就有重新崛起的趋势。
但是刘备则是不然,凭借长江水道,孙权也有自信遏制刘备的发展。
所以才会将南郡之地借给刘备。
邺城,
秦炎与麾下将士难得获得休息的时机,正在家中享受齐人之福。
就见侍卫匆匆来报,说荀彧、郭嘉等谋臣都在府衙中等他。
心中想着应当是有大事发生,赶忙来到府衙与众人会面。
“主公,马腾被韩遂背刺,被曹操在阳平关下射杀,如今马超正在兴兵进攻汉中。”
秦炎将消息细细浏览一遍,即便是互相敌对,心中对曹操也有些敬佩,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重新起势,当真是锲而不舍。
“诸君有何看法?”
将战报放下,秦炎看向众人,询问他们的看法。
“汉中易守难攻,又有韩遂在凉州牵制,一旦韩遂领兵进攻长安,马超必然要退兵阻击,到时汉中的曹军乘势追击,与韩遂两面夹攻,马超必败无疑。”
众人都认定马超此战必不能成功,更开始担忧长安会落入曹操手中。
“我军与马超有姻亲关系,不如让子龙领一军,前往长安支援。”
秦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