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才一渡江,就见到襄阳城中已经升起旗帜。
“主公,是我军的旗帜!”
麾下众将见到旗号,全都振奋起来。
秦炎也十分欣喜,看来张辽与甘宁两人已经成功占领襄阳,倒是免去了后续交战争夺。
“主公,我军渡江而来,一路畅行无阻,城中也没有敌军的踪迹,看来是他们都对襄阳没有想法。”
张辽与甘宁联袂而来,迎接秦炎与众将入城。
江夏,荆城。
关羽对于诸葛亮不去抢占襄阳的做法十分疑惑。
“我军若是占据襄阳,云长以为,能否守住?且不说秦炎占据樊城地利,麾下十几万大军,即便我军占据襄阳,以主公如今不足五万的兵力,如何能够抵挡?”
诸葛亮出于刘备的军事实力仔细考量,认为无法守住襄阳,一旦襄阳将他麾下主力全都牵制,孙权若是偷袭荆南,到时只会腹背受敌,得不偿失,不如让孙权与秦炎互相抢夺,刘备伺机秣马厉兵。
驻扎在安陆的周瑜则是更加直接,虽然有凌统在襄阳,能够抢先占领城池,但仅凭那一支水军,等不到援军到来就会被剿灭。
与其在襄阳纠缠,不如将江夏全境收入囊中,如此背靠庐江,也能及时支援。
正是因此,两方兵马都没有对襄阳产生想法,诸葛亮见周瑜大肆攻占江夏境内城池,也不甘示弱,派出关羽沿江攻略,与南郡连在一起。
秦炎进入襄阳城中,立刻让人寻找伏皇后的踪迹,见到她安然无恙,总算放心。
让人对她母子二人好生看护,不日护送出城,前往邺城,那里有崔琰在,能够尽心安顿。
如此也算完成了与刘辩当日的承诺,保全刘协的血脉。
至于将这孩子扶上皇位,秦炎从来就没有这种想法。
“我军初到襄阳,切记不能侵扰百姓。”
襄阳算是富庶,秦炎担心麾下有士兵经不住诱惑,抢夺百姓财富,因此再三严令与百姓秋毫无犯,若是有作奸犯科的,严惩不贷。
又将大军驻扎在城外,城中只留下五千精锐心腹守卫。
经过数日观察,百姓也对秦炎与他麾下队伍有所了解,见到他们果真遵守秦炎发布的命令,心中逐渐生出认可,慢慢接受了秦炎的治理。
对于投靠曹操的蒯越、蒯良、蔡瑁、桓阶等背后家族,秦炎也没有追究,借机打压,让荆州诸族心中都暗中松了一口气,要知道除了投靠曹操的三族,还有投靠刘备的马良等人,背后都是荆州当地的士族。
如今秦炎没有对他们打压,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秦炎也没有对他们放松警惕,暗中让甄尧放出细作,时刻监视这几家的动作,一旦发现有对秦炎不利的动作,秦炎也会毫不犹豫进行剿杀。
“诸葛亮与周瑜趁我军安抚襄阳百姓,稳固统治的时候,将江夏瓜分,看来还是对襄阳与南阳两地贼心不死。”
这段时间,也算给大军休整时间,秦炎并未再起刀兵,直到接到孙权向江夏增兵的消息,这才让他又生出继续攻略城池的心思。
“刘备兵力仅有五万,又占据江陵,对我军所在的襄阳威胁极大,孙权虽然向江夏增兵,但论及步战实力,江东全境也不能与我军铁骑相提并论。”
“如今我军有甘宁统御水军,水上也有一战之力。”
“所以,主公此刻应该发兵南下,进攻刘备,至于江夏,只等我军攻占南郡,自然能够沿江而下,将江夏与孙权其余领地分割。”
麾下一众谋臣,一言一语间,就将接下来的战略方向确定下来,暂时不用理会曹操,全力进攻刘备,夺取南郡,而后攻占江夏。
“我有诸君相助,真是三生有幸。”
秦炎由衷感慨,多亏有麾下这些谋臣谋划,才让他能够有清晰的战略方向,少有失误。
经过商议,决定让太史慈作为先锋,秦炎统领中军,郭淮统领后军,共计十万士卒,从襄阳南下,进攻南郡。
又让徐晃领五万兵力镇守樊城,防备周瑜趁机从江夏出兵攻打。
最后命令甘宁统领水军,巡视江面,截断江夏与南郡的联系。
秦炎出兵攻打刘备的消息很快传到诸葛亮处,瞬间让他脸色大变。
“主公镇守江陵,麾下兵力只有两万,面对秦军十万大军,怕是会很快失利。”
心中担忧刘备,一旦南郡被秦炎夺取,整个荆州的局面都会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