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主公与云长,才让我免受周瑜责罚。”
等周瑜将这十万支箭全都带走,只剩下诸葛亮与关羽两人站在岸边。
“大哥担心孔明不能如期完成,所以让军中日夜不休,才赶制这五万支箭,想不到真能帮助军师。”
诸葛亮听着关羽的话,心中更加感动,本来以为此次孤身用计能够成功,没有想到最后还是有刘备相助。
周瑜回到营寨,虽然没能趁机除掉诸葛亮,但是也确实收到十万支箭矢,算不得亏。
“秦炎仅在营中,就能洞悉孔明的计策,更是可怕。”
回想那些随诸葛亮一同出寨的士卒描述,周瑜愈发感觉秦炎的可怕。
秦炎这里,也在商议军事。
“孙刘联军,有周瑜与诸葛亮两人共同用计,不可小觑。”
秦炎对周瑜、诸葛亮两人评价颇高,虽然刚刚看破了诸葛亮的计策,但也让他损失了数万箭矢。
“主公可以让人去东吴诈降,作为内应,暗中传递消息。”
贾诩提出计策,让秦炎也有些意动。
“不知文和先生可有人选?”
“曹操此前中了我军计策,斩了蔡瑁,退出襄阳之时,带走了蔡夫人与刘琮,只将蔡中、蔡和两人留下,此二人如今投效主公,可以一试。”
听到是这二人,沮授有些怀疑。
“周瑜智计过人,必然能够看穿此二人乃是诈降。”
“若是此二人被周瑜斩杀,也免去了我军许多麻烦,此二人不随宗族离去,必然是曹操留下的暗子,等待日后曹操再次进攻襄阳,他二人必然作为内应。”
对于这种能够威胁到自身安全的隐患,贾诩从不手软,能够利用就利用,不能利用就坚决铲除。
秦炎也觉得贾诩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传令让蔡中、蔡和前来。
将诈降的计划说与两人,两人犹豫一番,还是答应下来。
周瑜正在准备进军之事,听到秦军中有船来投,说是蔡瑁之弟蔡中、蔡和。
“秦炎用计让我兄长惨遭杀害,又对我二人屡屡打压,我二人意欲报仇,这才寻到机会,投往都督这里,还请都督收留。”
蔡中两人声泪俱下,痛斥秦炎恶行,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告慰蔡瑁在天之灵。
周瑜脸上大喜,重赏两人,让他二人作为前军,先去歇息。
“此二人声泪俱下,却是虚情假意,难不成当真以为我看不出这是诈降计策?”
周瑜一眼就看出蔡中两人乃是诈降,之所以没有将他二人就地格杀,心中也想将计就计,利用他二人为秦炎传递虚假信息。
夜晚,周瑜正坐在营帐中,就见黄盖潜入进来。
“公覆深夜前来,必然是有良策要说。”
黄盖闻言,哈哈一笑,
“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公瑾,如今两军对峙,大战将起,秦军数倍与我军,不宜与他僵持,末将想到一计,用火攻破敌。”
周瑜有些惊讶,询问是何人告知他这个计策。
“自然是我私下想到的。”
黄盖脸上有些自豪,看来这计策在周瑜眼中也是可行。
“公覆此计与我不谋而合,因此才留下蔡中、蔡和两人,想将计就计,让他二人为我军传递诈降计策。”
“只是可惜还未找到能够实行诈降计策的人选。”
周瑜话音未落,黄盖就立刻开口,将这项重任揽下。
“黄某深受孙氏厚待,正是挺身报效的时候。”
“将军忠义,但还需要受些皮肉之苦,以此取信两人。”
周瑜微微叹息,黄盖年事已高,还要遭受皮肉之苦,让他也于心不忍。
“区区苦痛,某有何惧!纵使身死也无怨无悔!”
黄盖豪气干云,让周瑜只管实行计策。
次日,周瑜召集诸将,正要商议军事,就见黄盖起身,直言战事不能胜,不如早做打算,趁现在还未与秦炎交战,依照张昭所说,直接向秦军投降,日后也能封侯拜将。
周瑜大怒,怒斥黄盖扰乱军心,就要将他治罪,斩首示众。
众将闻言,全都替他求情,只有诸葛亮冷眼旁观,静静看着周瑜与黄盖两人表演。
“今日若非众将替你求情,定要将你斩首示众,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他扒去上衣,杖责一百军棍!”
面对周瑜的责罚,黄盖亦无所畏惧,仍旧大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