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病不起,此时大小事务全都由曹丕负责处理。
他与司马懿亲近,因此司马懿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在曹军中的也是举足轻重。
“仲达,潼关、汉中撤退回来的将领与士卒已经全都回到长安,当如何处置?”
“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洪、程昱这些都是我军的栋梁,乐进将军又在潼关阵亡,我军损兵折将,此时也不应再去追究众将的罪责,当以安抚为主。”
司马懿的话与曹丕不谋而合,那些本就是他的父兄亲族,都是跟随曹操久经沙场的重臣,他如今只是暂代曹操之位,以后也需要这些人辅佐,因此也不打算责罚。
于是让人送去金银吃食,加以安抚,对于乐进的家眷,更是加倍关切。
“真是不当家不知艰苦,我军接连失败,各地兵力加起来也不到五万,即便还有羌族士卒,也只是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涌动。”
曹丕对于政事已经逐渐熟悉,此时也感觉到曹操的不易。
“秦炎在潼关整顿兵马,想来还要进攻长安,刘备夺取汉中,也不曾有罢兵的打算,应是对雍凉也有想法。”
司马懿看着地图,猜测秦炎与刘备两军的动作,让曹丕早做部署。
此时刘备正在南郑,面露难色。
“如今我虽占据川蜀,但一向自诩为汉臣,今日诸君谏言让我进位称王,岂不是陷我于不忠?”
刘备坐在南郑殿中,脸上有些愠色。
诸葛亮出来劝道:“天下久无皇帝,河山分崩离析,主公坐拥川蜀,又是汉室宗亲,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此时继位天子,乃是众望所归。”
“若是主公坚守忠义,岂不是又让麾下众臣失望,还请主公三思。”
刘备依旧不肯依从,坚持自己汉室之臣的身份,不能行僭越之举。
“若是天子位不行,也可暂且称王,如今主公占有两川,又有荆南,倒也合理。”
诸葛亮见刘备不愿称帝,只好退而求其次,请他称王,以此招揽天下人心。
“若是哥哥不愿,到时让旁人抢在前头,哥哥再去追赶,恐怕让人笑话。依我看,莫说是王位,即便是皇帝,哥哥一样做的!”
张飞大叫着出来劝说刘备,还未说完,就被刘备严厉的眼神斥责回去。
“事急从权,主公登位称王,莫要推却!”
诸葛亮说罢,殿中众臣全都拜倒附和。
刘备再三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下来。
很快,刘备登位称王的消息传遍天下,各地反应各不相同,有说汉室复兴有望的,也有震怒非常的。
“刘备才占据两川与荆南,就敢称为汉中王,看来想要收拢天下人心,已经是迫不及待。”
“主公坐拥河北、中原、荆北,威震塞外,更不能落在他后面。”
“论及声名、民望,我主才该是称王之人,岂能让他织席贩履之辈占了先机。”
秦炎麾下,众臣都十分不满,义愤填膺,怒斥刘备不知廉耻。
于是众人聚在一起,开始商议让秦炎称王的事宜。
三日之后,郭嘉联合众臣,联名上奏,恭请秦炎荣登王座。
“天下久无人主,刘备之流都已经称王称霸,主公坐拥半壁江山,威震宇内,岂能落入人后,如今群臣众志成城,上下一心,还请主公莫要让我等臣下失望。”
秦炎闻言,面无表情,即便群臣纷纷站出来劝说,依旧还是被他拒绝。
对于这种情况,众人早有预料,虽然与秦炎没有事先商议,但这么多年的君臣默契,早就有所预料。
“所谓三辞三授才显得郑重,主公若是轻易就答应我等请求,反倒显得这王位来的廉价。”
五日之后,便有先帝子嗣上书,恭请秦炎登位称王,他作为汉室血脉,声称愿意效忠。
秦炎自然也不会同意,如今汉室已经不复存在,汉室血脉在世人的心中已经逐渐失去分量,世人提及的往往都是诸侯势力,反倒是先汉血脉已经需要依附诸侯。
再一次被秦炎拒绝,郭嘉仍旧平静如常。
“看来在主公心中,果然皇室的地位也不足以让他动摇。”
郭嘉见秦炎第二次拒绝,心中又有了想法。
接下来几日,一场关于诸侯之间谁能称王的舆论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
从南方的襄阳、江陵,到北地的柳城,秦炎的名望早已超过刘备,尤其是在渔阳,秦炎的声望更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