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枫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抿着茶水看索罗克地图。
有趣,真的有趣。
钛族在这个世界的分布呈一个完美的正态分布,它们清晰地计算准了什么身份的水族人对应渗透多少某身份的人类。
但是没想到绎枫来直接掀桌子了。
绎枫的政策没有激进地将一切压迫阶级全部消灭,反而留了一点,有对比才有优劣,让人民自己做出选择,让时代的浪花将旧势力冲刷干净。
届时中巢上扩,中巢下扩,巢都遂归于一统,然后再官方正式取消巢都上下之分,循序渐进,支持者远远多于反对者,配合我们的武力威慑,自然可以推行下去。
乔内尔坐在边上,他对于这种统治还是有点抵触的。
他认为,一个社会各司其职才是最佳的,下巢人就是做工,中巢人就是当白领,并且一代传一代,上一代人正是因为在这个职业的出色表现才获得这个职业,他的基因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身份相近的人结婚,孩子子承父业。
而绎枫不然,他要给所有人一个后天的选择过程,让所有人经过一系列繁杂的教育和竞争,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职业。
这将大大地增加消耗,毕竟只教一个人怎么在工厂打工比教一个人一堆知识再专业学习工厂实践知识要便宜的多。
一个人每天干十五个小时工厂,产量肯定比干八小时高。
但你想啊,一个人突然少干七个小时活儿,是不是闲下来了,工资涨了,是不是得出门消费去?
那就拉动需求,工厂要生产更多的产品,要招更多的工人。那些无所事事的流浪汉,黑帮,社会闲置的人员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加入生产。
这样,商品生产流通更多,意味着在各个环节,政府收的税就越多。
政府有钱了,兴修大型设施,这些设施反哺社会,又增加经济流通和生产能力,政府就能收更多的税。
循环。
这就是咱们采取的策略。
现在,大裂隙和大量帝国敌人将每个世界几乎孤立起来。
将来,如果和帝国对上,这一个个世界要像一把钉子一样洒在帝国的边缘角落,那些不容易抵达的地方。
每一个世界都要做好独立作战的准备,这意味着每个世界的经济内循环必须提高。
这逼迫着每一个世界都走向全面发展。
乔内尔的观点并没有错。
从大局观上来讲,乔内尔所说的模式适合极限战士的五百世界这种强大的状态。
安稳的大后方,每个世界专心生产某种资源,大家贸易互通往来。
这样的整体,比咱强,但是现在没有这种条件,我们的理念也不允许这种事情,绝对不要将大部分凡人推向你的对立面,这和给混沌送人没差别。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间谍部队会将这里的事情在其他世界的下巢散播开来,等待过两天时机成熟在,战团就会前往下一个世界故技重施。
在战团逐渐分散力量,收复了二十几个世界后,绎枫停止了类似的疯狂扩张行为。
这些世界可以勉强组成一条对钛族的防线。
身后就是帝国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世界,泰伦、兽人、灵族、混沌大量的敌人让当地世界疲于应对。
这也是帝国始终没有对钛族再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原因。当地的帝国力量或许自保有余,偶尔还能派出几个星界军团去支援其他地方,但是已经没能力组织一次远征舰队来处理钛族了。
而这二十几个世界的前方,就是正经的钛族占领区,那里有受钛族管辖的世界(就是向钛族投降的世界)
(注:为什么钛族能收服这么多异形呢?因为牛逼的异形在大远征时候都被帝国扬了,剩下的人畜无害的玩意儿没被帝国当牲畜圈养就不错了。)
再里面,就是家门世界(钛族依据文化分世界群,家门世界一般是一个钛族大型聚居点世界,附带周围一些相同文化的小世界)
然后是达摩克里斯湾。
这是一条非常宽的黑暗区域,周围什么都没有,即使是从亚空间航行也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越过这个湾,就是钛族初生之地。
这是一道天然屏障(严重怀疑是天堂之战的时候这里来了场大烟花,导致周围啥都不剩),它保护了钛族,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绎枫想要干掉钛族,夺取这里。
这里是一个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