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林如海简单交待了贾芸几句,让他和宝玉带着他们的人,安生随大船回京,他有事要提前下船云云……
贾芸听了,暗暗吁了口气。
幸亏没有叫醒宝二叔,否则,又不知要怎样闹呢?
或者,吵着也要下船跟去,岂不叫人为难?
他算是发现,宝二叔不愧是富贵窝子里长大的,经不起一点子风雨。
真遇到事,尽拖了后腿,一点事儿都不顶。
难怪林家的姑爷爷不想将林表姑许给他。
林如海交待完,想起黛玉来前的嘱咐,从荷包里取了一百两银票,递了过去。
贾芸不解,连连推辞道:“此次出来,东府里琏二奶奶给了盘缠的,路上尽够了……”
林如海打断他的话,“这银子算是我借你的,我观你是个可造之才,回去或读书,或做个小买卖,贴补家用也可,将来出息了,再还我也是一样的。”
贾芸想起来前,在东府西府求爷爷告奶奶的往事,想到舅舅舅母的嘴脸,再想想家里病弱的老母亲,正待推辞的手便没有伸出去。
只无声地跪倒给林如海又哐哐哐磕了三个响头。
懂得感恩是好事,这一回林如海没再拦着他。
待他起来,拍拍他肩膀,便带着黛玉,回自己船舱去了。
北静王办事的速度很快。
他们到舱门口时,傅佐已带着两个年约不惑的艄公等着了,两人一个姓赵,一个姓孙。
小船也已下水,只等他们上船。
林如海谢过傅佐,又让他代为谢北静王。
傅佐人已带到,还要回去安排北静王离船,匆忙告辞了。
林如海让两个艄公稍等片刻,他们进船舱拿些东西。
其实就是些换洗的衣物和几本书,再就是些金银细软。
黛玉不同,她有储物的玉葫芦。
在别人收拾包袱时,她只拿了一件带兜帽的长披风。
其它的,她暗搓搓地全移到了储物空间里,还挑权景瑶和小宇轩用得着的,也移进去不少。
当然,侍书侍剑和紫鹃雪雁的东西她没动。
几人很快就收拾好出来。
林如海这次除了他们一家四口,随行人等一个都没带。
确实够轻车简从了。
几人依着黛玉的意见,每人一件带兜帽的长披风,将几人从头到脚遮了个严严实实。
小宇轩像个小包袱似的,被权景瑶绑缚在胸前,再拿大披风一遮。
看在外人眼里,只看见下到小船上的是高矮胖瘦不一的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