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趁他们谦让的工夫,给小宇轩和权景瑶一人夹了一条鱼,另外一条放在自己面前的盘子里。
用筷子挑开小宇轩盘子里的烤鱼,细心地给他将鱼刺剔掉,才叮嘱小家伙慢慢吃。
这友爱和谐的一幕,落入对面的北静王眼里,又是另一番思量……
北静王看着盘子里表皮被烤得金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烤鱼,轻轻咬一口,酥脆的外皮与鲜嫩的鱼肉在口腔中瞬间爆发开来,香气四溢,满口生津。
他嘴角不自觉微微翘起,觉得今日的烤鱼分外鲜美。
如果不是全身伤痕隐隐作痛的话。
他简直觉得,一直过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这几乎是他近几年来,少有的心情松快的日子了。
烤鱼不多不少,每人一条。
赵大与孙二不敢与北静王一处吃,局促地端着自己那份到船头或船尾找地方吃了。
小宇轩小嘴油乎乎的,吃得头也不抬,差一点将整颗小脑袋都埋进盘子里。
鱼肉的鲜香嫩滑,每一口都在挑战他的味蕾。
那细腻的肉质,在唇齿间轻轻一抿便化开,释放出层层递进的香醇,让他想将舌头都吞下肚里去。
灵一这一回难得的没有跑出来作妖,在黛玉丹田里沉睡。
丝丝缕缕的灵气从周围的芦苇,水面上涌过来,透过黛玉的皮肤,渗透到她的全身每一寸肌肉,经脉,最后慢慢汇入丹田,流向灵一的眉心。
黛玉知道,灵一又成长了。
小不点儿每一次沉睡,她的灵力便凝实一分。
她与人对决,体内能调动的灵力也更浑厚。
黛玉神识扫过,见无异常,心神便又放到了专心品尝美食上,只分出一缕来看着小宇轩不要被细小的看不见的鱼刺卡住。
吃完鱼,众人散去。
北静王没有回舱,静静伫立在甲板上远眺。
林如海见了,回自己船舱,端出早已熬煮准备好的“参汤”,双手恭敬地递给北静王,“王爷请用!”
北静王眉头一皱,莫名不喜欢这种氛围。
林如海的态度看似恭敬,实则透着客气疏离。
他并未立刻接过那碗还冒着热气的参汤,而是意有所指的问道:“不知林大人回京后,有何打算?”
“嗯?”
林如海没明白北静王的意思,疑惑地抬头看他。
北静王屈指在船舷上轻轻敲击,索性将话说明白了:“林大人可有想过调任回京?”
林如海刚想摇头拒绝,被北静王摆手制止,“林大人还是回去好好想一想,再答复本王。”
他慢条斯理,几乎一字一顿地道:“令爱如此品貌人品,落在有心人眼里,林大人可想想,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能不能将她护住?”
说完这话,他才从目瞪口呆的林如海手里接过参汤,施施然回舱去了。
林如海呆若木鸡。
湖面不觉间起了风。
丝丝凉风带着冬末春初特有的寒凉,悄无声息地穿梭在船舷之间,将每一寸空气都染上了几分寒意。
这风,不仅吹皱了湖面,更似乎穿透了衣物,直抵人心,让心比这眼前波光粼粼的湖水更加冰冷。
林如海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回神。
他沉默地回到船舱。
北静王的意思他明白。
玉儿入了他的眼。
北静王在隐晦地向他施压,同时,也伸出了橄榄枝。
可是,凭什么?
玉儿才十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
他知道以女儿的优秀,终会被世人发现。
如同深藏于蚌中的珍珠,历经时光洗礼,终将在某个璀璨的时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可是,现在女儿还太小,宛如初绽的花蕾,娇嫩而纯洁。
还未到需要她独自面对外面纷繁复杂世界的时候。
他总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用自己宽厚的肩膀,为她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给她挡去这世间的一切风雨……
但因为这次的意外,让女儿提前现身于人前。
他心中生出了浓浓的悔意。
后悔这次出来,带上了女儿,将她拉入了这尘世的污淖之中。
但,留她在扬州,她就安全了吗?
他给不了肯定的回答。
世人都知北静王三年前就已成婚,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