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黛玉看过来,忙不迭做出恭送的姿态。
黛玉想到父亲急着赶路,便没再计较,向他略一点头,飘然下船。
与林如海和权景瑶汇合后,几人没急着进城,先到通州码头上买了一辆马车。
只是,马车买到了,却没人会赶。
他们不想再随便买人或雇人,只得又跟卖马车的伙计学习了半个时辰怎样赶马车。
最后,马车是林如海赶着走在了通州的大街上。
行出不远,黛玉便发现身后远远缀上了几条尾巴。
她将这一情况在识海里与林如海和权景瑶沟通了一下。
林如海略一沉吟,觉得这应该是那蓝袍人不死心,派人盯着他们。
想起黛玉那手神乎其神的袖里乾坤,只要她不主动将福寿膏拿出来,任谁也抓不到她的把柄。
林如海让她们只作不知,只管做自己的事。
他们来通州的借口是游学和探亲,便索性做戏做全套。
几人在城门口找了个十二三岁的小乞儿打听,这通州城有名的酒楼,以及文人们常去的汇聚之地。
顺便打听这通州城可有一位叫郑展的举人老爷?
之所以找上这小乞儿,是他看上去是那群乞丐中最顺眼的一个。
身上衣服虽补丁摞补丁,但胜在浆洗得还算干净。
他们到的时候,别的小乞儿都是一窝蜂地围上前,恨不能扑到人身上来。
独他站在离他们三步开外,看到有个年幼的乞儿被挤倒,不顾别的乞丐的白眼,上前扶起了他。
林如海从黛玉手里接过一把糖果,散给了那些乞丐,独独留了他问话。
小乞丐脸上浮起一抹诚挚的笑意,“几位客官是想找地儿吃饭歇脚呢,还是要晚上住宿?”
黛玉问:“这有什么不同吗?”
小乞丐搔搔头,道:“若只是吃饭,小人建议客官去南锣鼓巷的知味楼,那里的饭菜味道是一绝,凡是吃过的人没有不伸大拇指的。”
说完,他又踌躇着补上一句,“只是知味楼里的饭菜价格偏高,一般百姓是吃不起的。”
黛玉“哦”了一声,心里暗暗决定等会一定要去那里大吃一顿。
那小乞丐见几人还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他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接着道:“客官若是要住宿,那不如直接去知味楼旁边的仙客来,那里既能住宿,又能吃饭,饭菜味道也不错,还比知味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