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被林如海婉言谢绝了。
林如海早就为黛玉在京城准备了一座三进的院子。
这院子,本是林家被封列候的时候购置的。
历经风雨,见证了林家的兴衰荣辱。
去年他病重,整理产业时,将这院子单独留了出来,并连同城外一个占地五十亩的温泉庄子,一起留给黛玉做嫁妆。
他想着女儿以后嫁在京里,这些产业留给她正合适。
既能让她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又让她在繁华喧嚣的京城中,时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惦念和庇护,仿佛是一处永远的避风港。
林如海体谅女儿和权景瑶一路上辛劳,本想让她们进城后就去墨竹巷那所宅子里休息。
宅子早在他们从扬州起程前,林如海就让管家林伯派人重新修整打扫了一番,估计现在随时都能入住了。
然而,黛玉和权景瑶说什么都不放心他一人入宫面圣。
这一路上,他们遭遇到了那么多次刺杀,每一次都险象环生。
要不是有黛玉和权景瑶这两个出人意表的高手在,再加上他们易容改扮,巧妙周旋,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现在,九十九步都走过来了,就差这最后的一哆嗦,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她们都将追悔莫及。
反正她们二人有功夫在身,就是候在马背上,也能调息休养。
林如海见二人精神果然比他们所有人都好,便也不再坚持,同意了被她们护送去宫门口的要求。
其实,他的心中正暗自熨帖:被宝贝闺女和名义上的夫人宠着的滋味,他还挺受用的。
黛玉也是从通州到京城的路上,才得知父亲早已在京城还给她留下了一个宅子。
上一世,在她的印象里,根本没有这么回事。
也或者说,是她不知有这么回事而已……
马车很快绕过宽广而宁静的郭城,驶入了繁华却不失静谧的内城。
车轮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滚动,发出轻柔而又有节奏的声响,伴着马蹄的“嘚嘚”声,宛如一首悠扬的夜曲。
不知不觉间,那座庄严而神秘的宫门,已经赫然出现在眼前。
北静王的身体,在药泉的不断修复下,此时已能勉强自己坐起。
在宫门口侍卫满是惊诧的眼神中,北静王递上了请见的奏折。
接下来便是耐心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
仿佛过了很久,又恍若只是片刻。
里面传来一阵小跑的脚步声。
一个面色白净的小内侍,气喘吁吁跑来,传圣上口谕,宣他们在御书房觐见……
并且因为北静王受伤,还特地允许他乘坐软轿进宫。
四个穿着鸦青色马褂的小内侍,抬着一顶宝蓝色八宝软轿跟在后面。
北静王在傅佐和府医的搀扶下,慢慢小心翼翼地下了马车,坐上了内侍抬来的软轿。
林如海与傅佐并排走在软轿后面。
北静王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那刺客的尸首,他的侍卫首领会意,上前将已经有些发僵的刺客尸首扛在肩膀上,一声不响地跟上。
很快,他们来到了御书房外。
御书房的内监总管富海早奉命等在那里。
见到他们到来,一张白胖得像是发面馒头的脸上堆满了笑,将原来就不大的两只眼睛,笑得只剩下两道细细的缝。
不等北静王下轿,富海已像个笑弥佛似的,笑着团团向几人作了个揖。
这才将手里的拂尘甩到肩膀上,作势上前来搀扶北静王下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