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的珠翠,每一颗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映衬得她更加尊贵非凡。
眉眼间流露出的不凡气度与超凡脱俗的韵味,让人一见便难以忘怀。
琳琅公主定睛一看,发现正是这段时日风头正盛的贵妃——贾元春。
贾元春不仅容貌出众,更是凭借着家族的势力与自身的才华,在后宫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既然碰上了,就不好再绕开。
琳琅公主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鼓了鼓腮帮子,勉强带着黛玉上前见礼:“琳琅见过贵妃娘娘!”
她的态度极其敷衍,只草草福了一福,便直起了身。
平日里,她与后宫的妃子们并不怎么来往。
除了皇后宫中她依礼拜见的次数勤些外,与其他的妃嫔都不怎么熟悉。
此刻见到贾元春,她也只是出于礼数勉强行了个礼。
黛玉自然是认得贾元春的,只是她并不想与这位表姐有太多的瓜葛。
她跟在琳琅公主身后,也行了一礼,口中含糊地说道:“臣女见过贵妃娘娘。”
她的声音低沉,宛如深夜里缓缓流淌的溪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
贾元春可不敢受琳琅公主的礼,因而在她施礼的时候,她微微侧身避开。
但黛玉的礼,她却是稳稳站着受了的。
琳琅在宫中随意惯了,加之她又受宠,宫里的妃子一般都不敢轻易触她霉头,找她麻烦。
所以,她行礼后,见黛玉还未起身,便一把扯起她,道:“青阳,我们快走!”
说着,冲贾元春摆摆手,道:“贵妃娘娘,我们还有事儿,就先告辞了。”
两人刚要离开。
哪知贾元春听她叫黛玉“青阳”,心中一动。
她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了片刻。
前几日她母亲传信进来,说是林姑父携林表妹进京了,可能来者不善,让她留意。
听说林姑父的女儿刚进宫,就被封为了青阳县君,难道就是眼前的这位?
想到这里,她抬眸仔细打量起黛玉来。
只见眼前的小姑娘生得袅袅婷婷、灵秀非凡,面容与小姑姑贾敏确有六七分相似。
眉眼间的神韵、气质中的那份清冷,都让她不得不相信这就是林姑父的女儿——林黛玉。
“且慢!”贾元春忽然开口,喊住了正要离开的琳琅公主和黛玉。
她的声音温婉而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琳琅公主心中升起一股不悦,她皱起眉头转过身来:“贵妃娘娘还有什么事吗?”她的语气中已带上了几分不耐烦。
贾元春笑容温婉地看向黛玉,问道:“你可是林姑父的女儿,名唤黛玉的?”
黛玉心中轻叹一声,她知道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她轻声答道:“正是。”声音虽然清冷,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贾元春的目光微微一凝,很快脸上便堆起了笑容。
她上前一步,仿佛要拉近与黛玉之间的距离:“我是你大表姐啊!你是我表妹!你都长这么大了,我们才第一次见,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啊!”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喜悦,好似真的为能与黛玉相遇而感到高兴。
琳琅公主“咦”了一声,她看看黛玉,又看看贾元春,心中的不悦不觉间被压了下去。
既然是亲戚,那自然要叙叙旧了。
她虽然不怎么喜欢贾元春,但既然黛玉与她是亲戚关系,那她也不好再表现出什么不满来。
然而,黛玉却并没有因为贾元春的热情而有所动容。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面上依旧保持着那份清冷的姿态。
心中却已如波涛汹涌一般翻涌着各种情绪。
她想起了在涤尘台上看到的那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恨与厌恶。
哼!在害死她娘这件事上,贾元春也脱不了干系!她的手上同样沾满了鲜血与罪孽!
黛玉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恰好避开了贾元春伸过来的手。
贾元春双手微微一僵,她尴尬地收回了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但很快又被她掩饰了过去。
她笑着邀请道:“要不,公主与林表妹到我的凤藻宫坐坐?我们好好叙叙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