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在京城的根基,终究还是太浅了些。
平日里或许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应对起来颇为吃力。
若没有之前黛玉那场恍如隔世、似真似幻的梦境示警,以及权景瑶白日里不惜牺牲形象,乔装改扮,悄悄潜行于街巷之间,费尽心思去探听各方的风吹草动,那么今日下衙之后,他们毫无疑问,会将荣国公府,作为首选的去处。
然而,就在金钏悄无声息地离开后,权景瑶凭借着自己出神入化的易容术,轻易地融入了市井之中,再加上她那敏锐得如同猎豹般的感知力,竟探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林府藏有奇药之事,不知何时竟已走漏了风声。
如今,林府四周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危机四伏。
知道他们有奇药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
圣上作为其中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是最为清楚的一个。
但他犯不着将这消息走漏出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
毕竟,对于圣上而言,若他真的想要那奇药,只需一道旨意,便可手到擒来,又何须多此一举呢?
何况,知道这奇药之事的人一多,就难免会引起各方的觊觎和争夺,这无疑会间接损害到他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一场不必要的风波。
权景瑶在心中反复思量,将每一个可能的环节都细细梳理了一遍。
最终,她将怀疑的目光渐渐聚焦在了荣国公府。
后来的深入查探,一步步揭开迷雾,进一步印证了权景瑶的猜测。
她发现,消息的走漏,并非偶然,其中与王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就连荣国公府中的贾赦与贾琏,也都被牵扯了进来,似乎都在这背后,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权景瑶在暗中观察时,不仅发现了贾琏身边的心腹兴儿鬼鬼祟祟的身影,还意外地瞧见了贾赦的长随,那家伙更是行踪诡秘,与一群形迹可疑之人接头耳语。
而那群形迹可疑之人,正是虎视眈眈盯着林府的那群人之一。
更令人气愤的是,兴儿和那长随,还先后在酒楼里推波助澜,信誓旦旦地起哄,确认奇药的事。
权景瑶当时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捅他们几刀,以泄心头之恨。
林如海一家初进京不久,贾琏因外室尤二姐之事,与户部刘尚书家的二公子起了冲突,一怒之下竟将对方打了个半死,随后被刘尚书一纸诉状,告到了京兆府,而贾琏,也因此被抓到了京兆府大牢。
当时,贾政与王夫人倚仗着自身长辈的身份,想要寻衅滋事,却不料被黛玉身边脾气火爆的火灵暗中使了绊子,将二人折腾得浑身是伤,起不来床。
而贾赦平素与这个侄儿臭味相投,狼狈为奸,一起干了不少缺德勾当。
如今见贾琏身陷囹圄,心中焦急,生怕耽搁久了,会将他也牵扯进去。
心急如焚之下,最终,厚着脸皮,找上了林如海。
林如海念及荣国公府曾照顾过黛玉近三年的情分上,慷慨地同意黛玉送出三颗奇药给贾母。
然而,贾母在见识了那药的神奇疗效后,却舍不得轻易拿出来使用。
她仗着已故小女儿贾敏与林如海之间的情分,逼迫林如海想办法救人,相助贾府度过这次难关。
林如海无奈之下,只得拿出黛玉给他的那颗珍贵药丸,费了一番周折,才救下了刘尚书的二公子。
至此,此事也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终于给贾府消除了一场祸端。
当时,林如海明明嘱咐所有知情人都守口如瓶,切莫将此事外泄,以免节外生枝。
却不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不知怎地泄露了出去,在京城里悄悄传开了。
现在看来,荣国公府在这件事情的背后,起了不小的作用。
权景瑶心中困惑,她实在想不明白,荣国公府为何会如此行事?
明明林如海曾出手相助,他们却恩将仇报,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
消息传出去后,对他们而言,似乎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猜疑。
权景瑶对此万思不得其解,她实在想不出,荣国公府这样行为背后有何意义?
然而,权景瑶不明白,林如海却心中明了。
恐怕,这一切,都是贾赦背后的人,在暗中操控,蓄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