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精武门内一片繁忙与热闹。
为了李书文的收徒仪式,精武门的众人精心筹备,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众多武林同道纷纷应邀而来,他们有的是出于对李书文威名的敬仰,有的是想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还有的则是为了与精武门增进情谊。
一时间,精武门的大厅内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收徒仪式在精武门的大厅举行。大厅中央,李书文端坐在太师椅上,神色严肃而庄重。
他身着一袭黑色的练功服,腰间束着一条白色的腰带,更显其威严。
时辰已到,上官子恒身着崭新的蓝色练功服,在众人的注视下,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厅。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同时也带着对未来学艺之路的坚定决心。
上官子恒来到李书文面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每一次磕头,他都心怀敬畏,额头重重地碰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磕完头后,上官子恒双手高举着一杯拜师茶,声音洪亮而诚恳地说道:“师父,请喝茶!”
李书文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上官子恒,说道:“从今往后,你便是我李书文的弟子。为师希望你能秉持正义,刻苦练武,将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的精髓传承下去,不可有丝毫懈怠与骄纵。”
上官子恒郑重地点头,应道:“弟子定当谨遵师父教诲,不懈努力,不负师父厚望!”
仪式结束后,众人纷纷向李书文和上官子恒表示祝贺。
李书文微笑着与各位武林同道寒暄交流,而上官子恒则在一旁恭敬地招待着宾客,虽然稍显拘谨,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待宾客散去,李书文便立刻开始用心教导上官子恒。
他们来到练武场,阳光洒在地上,映出两人的身影。
“八极拳,重在刚猛暴烈,发力要迅猛如雷,瞬间爆发。” 李书文边说边亲自示范,他身形如电,拳风呼啸,每一招都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气势。
上官子恒目不转睛地盯着师父的动作,用心铭记每一个细节。
“你来试试。” 李书文停下,示意上官子恒出手。
上官子恒深吸一口气,依着记忆中的动作挥拳而出,然而他的动作尚显生疏,力量的运用也不够精准。
李书文走上前,轻轻握住上官子恒的手臂,调整他的姿势,说道:“出拳时,肩要沉,肘要坠,力从腰发。”
上官子恒用心感受着师父的指导,再次尝试,这次有了明显的进步。
李书文微微点头:“不错,但还需多加练习,要让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本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上官子恒每天都刻苦练习。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他已在练武场挥洒汗水;夜晚,繁星点点,他依然在月光下琢磨拳法。
李书文不仅传授动作技巧,还将八极拳的内在秘诀一一讲解。
“八极拳讲究‘动如绷弓,发若炸雷’,要将身体的每一寸力量都调动起来。” 李书文耐心地说道。
上官子恒认真聆听,不断在练习中去领悟这些精髓。
这天,李书文在演武场找到正在练拳的上官子恒。
“子恒,为师今天教你八极拳的绝招之一‘贴山靠’。”李书文边说边亲自示范,他身形如电,猛然侧身撞向练功桩,只听“砰”的一声,练功桩剧烈摇晃。
上官子恒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
“你来试试。”李书文说道。 上官子恒深吸一口气,依样侧身撞去,却因发力不当,自己被反弹回来。
李书文走上前,指出他的问题:“记住,要调动全身的力量,从脚底传到腰部,再爆发于肩部。”
上官子恒再次尝试,经过多次练习,终于有了成效。
接下来,李书文教他“顶心肘”。
“这‘顶心肘’关键在于出肘要快、准、狠,直击对手要害。”李书文说着,瞬间出肘,仿佛一道闪电。
上官子恒跟着练习,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角度和力度,但他毫不气馁,不断调整。
而后,李书文又传授了“猛虎硬爬山”。
“此招如猛虎扑食,气势汹汹,一往无前。”李书文的动作刚猛无比,令人震撼。 上官子恒在学习这些绝招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但他从未抱怨,反而越练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