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盟主令。
乾坤浩浩,正邪殊途难两立;江湖渺渺,侠义岂容恶孽存。
值此江湖动荡乱象丛生之际,魔教猖獗,仿若阴霾蔽苍冥,荼毒芸芸众生,正道志士,岂可视若罔闻?
今特传檄宇内,昭告武林,共举义旌,剿灭魔教,以护江湖之宁谧,佑苍生之宁和。
魔教者,乃祸世之恶源。
自其崭露头角,背弃仁义,蔑视纲常。
以邪门歪道蛊惑人心,恃残暴凶狠虐杀无辜。
其弟子或悄然行刺,取人性命于悄然无声之间;或焚城掠镇,毁万家之祥和安宁。
诸多江湖门派,惨遭屠戮几尽,忠勇之士,蒙难殒命。
无辜黎庶,流离辗转,饥寒交迫。其罪之一也。
且观其行事,诡谲狡诈,反复无常。
或伪作修好,暗中设伏,诱人入彀;或挑起纷争,兴风作浪,致使江湖争端不止。
其用心之险恶,行事之下劣,令人怒发冲冠。
终致江湖义士,反目相向;门派争斗,自相残杀。
正道之域,风云变色,正气难彰。其罪之二也。
更有甚者,魔教妄图称霸武林,以邪恶魔念掌控乾坤。
视生灵若草芥,弃人性之善念如敝屣。
若任其肆意妄为,武林将永无宁日,人间亦将坠入炼狱。
吾等正道之士,焉能坐视魔教肆虐,而不奋起抗争?
侠者,以义为根本,以剑为利刃,护众生之安,卫正义之存。
往昔岁月,江湖侠义,威名震烁乾坤。
今魔教作乱,正道之士,自当义不容辞。
剑出必展锋芒,心定自有主张。
吾等虽知此役艰危万分,然为正义,为苍生,必勇往直前。
奔赴者,不惧生死,以身践行,为正义奋勇作战。
后方者,齐心合力,筹备物资,为勇士排忧解难。
江湖侠义,世代传承;正道人心,众志成城。
江湖各路豪杰,皆怀赤诚热血,共赴此役。
无论出身何门,无论何方贤士,吾等皆为同道。
让我们并肩而行,以正义之名,挥剑斩魔。
剑之所指,魔教崩颓;正义所及,群邪伏诛。
檄文传遍江湖,正道之士,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待他日魔教覆灭,江湖重归太平,吾等同饮庆功美酒,传颂正道之名,永载江湖史册。
今林坤当此,以热血立誓:不剿灭魔教,誓不罢休!正义必将彰显,魔教必亡!
此篇荡魔檄文伴随林坤所述一经传荡。
若雷霆乍惊九霄,震彻苍冥。
数日之间,江湖顿生风澜杀机,似有天地色变之象。
武林群雄,闻此檄文,无不热血贲涌,似蛟龙得风云而振鳞,似骐骥逢伯乐而奋蹄。
皆怀壮志,拂袖扬鞭,踏上征程。
观其行迹,若千川之水奔腾浩荡,若万马之师驰骋风驰电掣,皆朝那声名赫赫之黑木崖奔赴而去。
其气势如狂飙之骤起,若洪流之崩决,似欲倾覆黑木崖之魔巢。
令乾坤为之震颤,造化亦为之失色。
天下正道苦魔教久矣。
一经至尊出世,群雄响应,万众一心。
实乃武林浩渺长史中,最为壮观磅礴、惊天地泣鬼神之幕。
四月十五,乃黄道大吉之日。
此日宜出行、问名、入殓、移柩、立碑诸事;忌开市、求嗣、修造等务。
离平定州西北四十余里处,有滩名猩猩滩。
其山石殷红若血,长滩一片,水流湍急。
此滩四方闻名,实乃一处形胜之地。
滩之北边,两山对峙,石壁如墙,峭立而险峻。
其间唯余一道石道,道宽约五尺许,恰容车马通行。
今者,一辆辆板车满满当当,皆堆着草料,且浸满火油,塞于石道之中,如长蛇盘踞,断绝行迹。
崖上怪石嶙峋,犬牙交错,其间人头攒动,若繁星隐现其间。
人人挽弓搭箭,弦张而箭指,气氛紧张万分,似有千钧一发之势。
猩猩滩上,武林各路人士云集。
但见众人衣着各色,或青或紫,或白或黑,皆手持利刃,熠熠生寒。
一眼望去,只见刀光剑影,人山人海,不见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