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以及人类母亲所能做的一切,而且比人类做的更好!
第一批婴儿降生,他们的父亲来自基地成员中的男性,母亲则是四位女性中的某位。
当然,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他们的配对编号将被记录在案,并将作为今后基因配对的重要参考。
余跃与几位数学家共同研究了一套,最大程度上增加基因多样性的方案,用以作为基因配对的依据。
于此同时,为了适应欧罗巴基地当前的事实情况,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欧罗巴基地的发展,众人抛弃原来的社会制度,制定了一套现阶段条件下,比较切合实际情况的社会模型。
所有的物资都是集体的,也就是社会资源共产化,但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直接选定众人各自为自己领域相关事务的负责人,有绝对的独裁全力。同时,基地的最高领导者选举为帕克,十年任期。
并在任期内拥有半独裁的全力,即有人弃权亦或者支持帕克的情况下,帕克拥有一票否决众人提议的全力。
但当全票(除帕克外)反对的时候,一票否决无用。
同时,为了让新生代人类牢记使命,继承人类文明,基地以人类联邦命名,并将搬迁后的基地取名为:诺亚方舟!
自此,伴随着十位新生代婴儿的降临,人类联邦诺亚方舟号,文明复苏计划正式开启。
可控核聚变燃料欧罗巴基地当初建设的时候本就带的比较充足,在加上海水淡化的过程中,还能不断收集核聚变燃料,使得能源的问题并不迫切,十名婴儿接连降生之后,完全交于人形的保姆机器人抚养,众人紧锣密鼓的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的工作建设中。
余跃依旧主持人工子宫的建设,配合医生进行精子冷冻,卵细胞提取冷冻,以及受精卵的配对和着床。同时还肩负对木卫二海洋中类鱼生物的观测和研究。
当然,为了掌控当前生存的环境数据,基地还只做了不少无人机进行侦查和定点监视。这对以头顶拥有稳定冰壳结构的木卫二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不用向地星等星球一样,在近地轨道发生卫星,只需要将带探头的无人机遥控插入冰壳内,并固定好就可以了。
当然,能量的问题更简单,定期更换电池就可以。
当然,空中有了监测手段,海面以下自然也不能放过,潜水探头早就通过诺亚方舟释放,有声呐装置,也有红外线成像装置等···
其他人员集中火力寻找金属资源的获取,以及在诺亚方舟原本的基础上扩建的任务。金属原料的稀缺,始终当前基地发展的一大障碍。
总归来说,一帮理科科研大佬聚集在一起的效率是相当可怕的,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凝结人类文明的工业基础完善的情况下,虽然基本都是些实验室可用的小型设备,但也支撑起了文明发展所需的初级造物阶段。
否则要从无到有将诺亚方舟的科技从0提升到众人掌握的科技水平,将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任务。或许穷极众人一生,都难以企及,就算新生代六岁以后将逐渐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但没有实践支撑的情况下,发展依旧是艰难无比的,甚至一着不慎,出现倒退的情况都有可能。
虽着新生婴儿的不断降临,其他到还行,只是衣物及六岁以后儿童的住宿问题凸显。而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不得不又将精力转移到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上,并加大力度解决金属资源短缺的问题···
文明复兴十八年,基地首批十位新生儿成年,已近六十岁的余跃首次提取除四位女同事之外的精卵细胞,并对其进行配对繁衍!
而在这之前,基地所有6岁以上的成员为这十位新生代人类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