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的眼神渐渐黯淡下来,心中原本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此刻也被无情地浇灭。他意识到,从这样一个连生活都难以自理的人嘴里套出李一剑的行踪,无疑是痴人说梦。一阵失望涌上心头,他默默地在心底长叹一声,知道自己这次算是白跑一趟了,这条探寻的路算是彻底断了。
但张大伟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短暂的消沉后,他的眼神再次变得坚毅。“罢了,既然此路不通,那我便继续在山上苦练武功。”他暗自思忖道。这江湖广袤无垠,只要自己勤加修炼,终有一天会与李一剑狭路相逢。到那时,他要在武学的天地里与李一剑一决雌雄。
念及此处,张大伟不再迟疑,转身快步离开,向着那座熟悉的山峦奔去。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夜色笼罩的小道尽头,只留下一串坚定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仿佛是他对未来的誓言。
李向问师父正于庭院中闭目养神,忽闻一阵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缓缓睁开双眼,只见一名弟子匆匆入内,手中捧着一封信笺,恭敬地递上:“师父,这是李一剑师兄寄来的信。”
师父看着刚刚收的小徒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连忙接过信笺,展开细读。看着看着,师父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原来,李一剑在信中邀请师父去参加他的武馆开业仪式,还言辞恳切地希望师父能前来教授武功,这意味着爱徒在江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了自己的立足之所,传承武学的大业也将得以延续,怎能不让师父高兴?
然而,师父的笑容却在一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愕与痛心。只因信中提及,李一剑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中,不幸失去了一只胳膊。刹那间,师父的脑海中浮现出爱徒往日里意气风发、身手矫健的模样,而如今却遭此横祸,怎能不让人揪心?
师父的双手开始微微颤抖,眼眶也渐渐湿润。往昔师徒二人相伴练武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现,那些严苛的教导、共同挥洒的汗水、李一剑眼中对武学的执着与热忱……回忆越清晰,此刻的心痛便越强烈。终于,一滴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师父满是沧桑的脸颊缓缓滑落,滴落在信笺之上,洇湿了那行行字迹。
“一剑啊,为师的好徒儿,你怎如此命苦!”师父喃喃自语,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怜惜。他深知,这江湖之路崎岖坎坷,充满了未知的凶险,但当这残酷的现实真切地摆在眼前时,他的心依旧如被重锤猛击,痛彻心扉。许久,师父才缓缓抬起手,用衣袖轻轻拭去眼角的泪花,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武馆开业之际赶到徒儿身边,全力支持他。
自李一剑和高飞离去后,日子便如潺潺流水,悄然无声却又带着丝丝孤寂淌过。院子里的老枣树愈发枝繁叶茂,可再也没了往昔和徒弟们切磋武艺时的欢声笑语。师父每日里除了练武,便是对着空荡荡的练武场发呆,往昔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落寞之感如影随形,于是他便收了一个孤儿做徒弟。
这小徒弟机灵聪慧,对武学有着极高的热忱和天赋。师父对他悉心教导,一来是为了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承下去,二来也是希望身边能有个说话的伴儿,为这清冷的日子添些生气。师父常常在练武的间隙,满怀自豪与怀念地给小徒弟讲述他那位传奇师兄李一剑的故事:“徒儿啊,你有一位师兄,那可是人中龙凤!他武艺高强,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一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在江湖上难逢敌手。但他最让人敬重的,是那高尚的武德。比武切磋,点到为止,从不恃强凌弱,对待江湖前辈谦逊有礼,对待后生晚辈也乐于提携。”小徒弟每每听得两眼放光,心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兄满是崇拜与向往,暗自下定决心要努力练功,不辜负师父的教导,有朝一日也能像师兄那般厉害。
这日,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院里,暖烘烘的。小徒弟正在前院清扫落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信使的呼喊:“请问李大侠是住在此处吗?有他的信。”小徒弟心头一喜,连忙跑去接过信件,那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他瞬间明白,定是师兄来信了。他知道,师父一直牵挂着师兄,这信一到,师父定会高兴不已。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拿着信,一路小跑奔向师父的房间,边跑边喊:“师父,师父!师兄来信了!”
师父正在屋内擦拭着他那把跟随多年的宝剑,听到小徒弟的喊声,手猛地一抖,连忙放下手中的剑,起身迎了上去。接过信的那一刻,师父的手微微颤抖,脸上浮现出久未出现的欣喜之色,眼中满是期待与温柔。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